浅谈中班幼儿泥塑活动无锡市侨谊幼儿园李蔚著名美学家温尔曼说过:“美是自然界的一种伟大秘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而泥土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受幼儿的喜爱,因为它和幼儿的性情是那么的相似,同样的纯朴、天真、自然,与幼儿和谐地融为一体。泥塑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手捏造出自己喜爱的事物。幼儿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和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可以培养和发展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感知觉和立体造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想像力和创造力。一、中班幼儿泥塑活动的特点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增长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中班幼儿积累了更多的感性经验,逐渐从随意期进入了象形期。这一时期由于幼儿手部精细肌肉的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能力、立体性的表现能力也逐渐地发展起来,他们对泥工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参与意识和浓厚的活动兴趣,由无目的的自由玩弄过渡到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随意的表达。二、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的选材在中班初期,幼儿是以图画式的半立体形式去表现事物。中班幼儿在做泥塑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发现不同事物的形态特征。但中班幼儿的作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应该说是浮雕式的作品。因此在中班泥工活动时,应以生活中常见的易于表现的、形象特点突出的题材为主。如秋天到来时,幼儿对秋天的落叶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先从观察树叶开始:“这片树叶是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形状像什么?它由几部分组成?”随着教师的不断提问,幼儿的观察也在不断深入,每一种树叶不光外形不同,连它们的叶脉也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运用观察的方法使头脑中产生了大量的表象,为表现作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观察的基础上幼儿塑造的作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三、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的指导中班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的意识,使用工具的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不断增强。利用歌曲、故事、诗歌和情境讲述等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故事创作。如故事《三只蝴蝶》,幼儿听完故事后,对蝴蝶、小花很感兴趣,希望能用橡皮泥反映故事情节,于是教师引导幼儿用橡皮泥组成平面图,将蝴蝶、小花半浮雕式地镶嵌在泥工板上。到了故事《小白兔和大黑熊》时,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故事情节和内容表现上向立体塑造发展,鼓励
浅谈中班幼儿泥塑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