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童法律园地
人治与法治
戴立辉许辉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摘要:法治和人治的问题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间进行权衡,比较二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加主义、一种理想和一种感召力。人们真正关注的是他的实际政绩,关
深对法治与人治的理解,使我们对中国现代法治进程形成一个更为务实的注的是他能否增进大家的福利和权利。人们对待领导者的情感也由
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狂热归于平淡,理性的成分逐渐增多。
关键词:,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最高
历史上有关法洽和人治的争论,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我国春
的权威性,社会秩序主要表现为法律秩序,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
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儒家主张人治或德要的社会关系均纳入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法律成为社会控制的主
治、礼治,法家主张法治;第二次指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
要方式。法律的至上性意味着没有任何个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即
多德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前者主张人治,后者主张法治;第三
便贵为国家元首也必须服从法律以及根据法律做出裁判。
次指中世纪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为反对封建专制提出的有关法治
.权力竞争优化在法治政治中,,
的观点。在这三次争论中,法治论者和人治论者对法治和人治展开掌权者是由下而上选举的。他们必须承诺对选举他们的人负责,并尊
了论战。那么什么是人治,什么又是法治呢重、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权力主体在政治
一
、人治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舞台上的升降沉浮与选民手中的选票密切相关,为了争取到更多的
人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人治是同
选票,权力主体必须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在人
君主专制相联系的,他的基本特征是统治者的权力和意志凌驾于法治政治中,人民的选票千万张,不如上级领导嘴一张,而在法治政治
律之上。可以说“人治”是封建等级、特权的产物,“人治”本身也是
中,一张选票值千金。自由公正的选举制度使得权力竞争有了严格的
统治者的特权,即凌驾于社会法律之上的特权。在我国被后人概括制度来规范,从而变得有序、透明。任何领导人都无权个人指定他的
为“人治的是儒家所倡导的贤人政治,是指“德政、“仁政”和“礼继承人,下任领导者的产生只能经由选举,舍此别无他途。权力竞争
政。这种政治不仅要求统治者具有自己的时代的“仁”、“德、“礼”
纳入制度化轨道,政治运行变得平稳有序,消除或减少了人治政治中
政观。而且对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要实行仁德教育化,用道德理想
的任意性和多变性,在社会公众当中建立起了一种稳定的心理期待,
教育人,管理,以达到治国目的。人治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证了社会的持续、有序发展和长治久安。
.政治权威神化在人治政治中,最高统治者往往被视为上天
三、人治与法治之争的启示
派来的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无所不对的圣人,他的话被称为圣旨,具
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在当代社会已不像以前那样激烈,甚至其争
有至高无上
人治与法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