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球的圈层结构.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荡口中学王红霞
【课标要求】
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要求能够说出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还有介于内部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前者是教学的难点,后者是教学的重点。对内部圈层内容的教学,关键要使学生抓住地震波、横波、纵波的概念和特征,知道不连续面的含义,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及原因,,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岩石圈概念的教学要据图讲授,划出范围,强调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重点讲明各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物质形态,知道外部圈层是同心圈层。教学方法可采取多媒体演示,对内外圈层逐个显示和叠加,并初步使学生了解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密切关系及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科学的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两个不连续面及地壳、地幔、地核的特征。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在全国军民紧急抗震救灾之时,许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此次地震没有被准确预报?当今科技如此发达了,还做不到准确预报地震吗?
  要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报,我们就要认识地球的结构。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有关内容。
(讲授新课)
(板书)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内部圈层结构
(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又是不透明的,所以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讨论)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
(问题探究)为什么能用地震波

地球的圈层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