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学习目标:、意义及制约因素;;。.——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教育工作确定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一、教育方针的概念(一):(1)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2)教育目的;(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二)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正确的教育方针应当反映教育规律,以教育的客观规律为其理论依据。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各样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二、教育方针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最科学、最完整的,它不仅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内涵,而且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社会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人劳动的能力即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第二节我国教育方针 的基本内容.(一)旧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清末,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于1904年,是中国实施新教育以来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教育宗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中学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西学以西方科学和艺能为主,以培养所需实用人才。民国初,教育部决定以“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为宗旨。一、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二)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建国初至1956年。在改造旧的教育基础上,国家多次提出有关教育目的,但还没有形成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统一的教育目的。第一阶段.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886 KB
  • 时间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