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夏(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夏》教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感受语言的魅力。,很值得品味。。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个性设计一、激趣导入引用雷锋同志的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火热。“有火一样的热情,这就是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夏》,去感受夏的热情吧!”导语独树一帜,一鸣惊人,有很好地切入了文章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写的《夏》!(板书:夏)(幻灯片1)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中夏的特点。(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开始吧!(幻灯片: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提示:标出段落→自由朗读→划出生词→组长分工→组内试读→全班展示)(小组活动):朗读全文。师提示:我们请一个小组朗读全文,其他人边听边圈出那些描绘特征的词语,感受梁衡笔下的夏是一个怎样的夏天?(组1读课文)师评:真不错!不仅读准了字音,读顺课文,而且还能几个同学还能有感情地朗读!(二)、在刚才某组几位同学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你能感受到文中的夏天有什么特点?(生说,相互补充)师可追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这样的夏天?明确到具体的相关的句子和词汇。师:其实文中有一句话中的三个词就概括了夏天的特征,那就是——紧张、热烈、急促。全班来齐读这句话!三、赏析画面,品悟语言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赏析课文,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课文主要是通过描绘很多夏的画面来表现这些特点的。那么作者描绘了哪些画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描写画面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幻灯片:活动二:作者描绘了哪些画面?再读课文,划出描写画面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组活动)(生123回答,其他补充):美的画面离不开美的语言,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些优美的画面!根据活动提示来进行。示例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板书:景美]——采用拟人的手法,用夸张的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麦浪翻滚的热烈程度和磅礴气势,且很有情趣。——两个“扑打”不仅描写了景物的动态,而且描写了场面十分辽阔壮观。——“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烘拷”改成“照射”,“涌”改成“拖”好不好?——“照射”指光线射在物体上,不能表现温度高。“烘烤”这个词用得好,能使人感受到太阳的温度特别高。“拖”指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涌”指水或云气冒出来。这里描写田野里麦浪翻滚的一种动态情景,显然用“涌”字准确形象,更给人以美感。示例2: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麦子刚刚割过”,旧的生命已结束了,而新的生命正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挑”、“举”、“匍匐”换成“长”好不好? “挑”、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举”写出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写尽了瓜秧淘气的腰肢抖动,用拟人的是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来表现夏天的旺盛活力。它们

夏(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545616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