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 )国务院及其所属机构都有权制定统计行政法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统计法律。 3(√)我国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建立由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组成的集中统一的政府统计系统。 4(√)政府统计活动既受到法律的保障,又受到法律的约束。 5(×) 地方性统计法规的内容不得与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统计规章相抵触。 6(×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都应当经过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7(× )按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8(√)对于未标明法定标识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 9(×) 《统计法》规定,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部门统计标准和企业统计标准。 10(√)统计编码,是指对统计指标的编号,是计算机汇总的标志。 11(×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因此难以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 12(× )属于绝密级的统计资料,必须发表时,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据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 13(√)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录、统计台帐。 14(√)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15(√)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和相关性三个特征。 16(× )已经汇总的综合性统计资料,尽管通过其中的单项指标能够识别出单个调查对象的身份,也可以公布和对外提供。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划分为两类:国家统计机构和民间统计机构。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必须设置专职统计员。 19(× )统计专业职务分为总统计师、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五种。 20(√)对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实行统计继续教育。 2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2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 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 并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23(√)行为人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在统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未报送统计资料,应认定其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4(× )统计违法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故意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 25(√) 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其违法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26(√)政府统计机构除对本机关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有关人员可以依法直接给予处分外,对其他行政领导和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能直接给予处分。 27(× )当事人对所受处分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8(× )统计监督检查方式按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根据检查在时间上的不同,可分为定期检查、临时检查和单独检查。 29(× )统计行政复议以引起行政争议的抽象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30(√)对国家统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申请
判断统计法基础知识题.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