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诗词赏析一 、虞美人——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本诗作于1920年,此年毛泽东27岁,已经开始一树立起革命救国的人生理想。杨开慧19岁,两人已确立恋爱关系。众所周知,毛戎马一生,所做诗篇大都气势磅礴,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场面宏大,笔锋辽阔。为何此作写得凄清婉转呢? 毛与杨在1920年结婚,期间多次离别,不免承受相思之苦。从此诗可看出毛对杨无比真挚和无比深沉的情感。他的愁象江海的波浪一般,跌宕起伏。至深的思念,让他“百念皆灰烬”,只有杨的身影,只有对她无比的思念。这种情感我完全能够体会。思念一个人的苦,想念一个人的痛,有谁能理解?想起毛此后的爱情生活,纵然他登了一国元首的宝座,纵然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依然不幸福。自从杨开彗被蒋介石杀害之后,毛的爱情理想已经彻底毁灭,他一生都非常孤独,为了革命,他失去了多位亲人,包括他最爱的妻子。后来毛经过多次婚姻,包括贺子珍,江青,以及其他女伴,但他一生唯一爱过的还是杨,没了杨,毛对爱情就失去了信念。 建国之后,毛非常孤独,常常独自在房间里思考问题。他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只有对杨无比的思念。后来他写过一首诗给朋友,也是纪念杨的,其中一句是“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这首诗写于1957年,在杨被杀害近三十年后,毛还思念她,可见毛对杨爱之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之珍贵,胜过生命。我想,假如让毛重新选择一次,他宁愿做一个教师,守着他深爱的杨开慧,一生一世,而根本不愿意做那个孤独的、痛苦的,甚至有些畸形的开国领袖。 二、 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离别诗总是让人伤感,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意境是何等的感伤,作者站在岸边,极目远望,看着友人乘船离自己远去,逐渐消失在茫茫的天边,眼前只留下滚滚的长江,滔滔不息。他的内心
中国经典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