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新课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2014版)学习心得学习了2014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后,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收获了很多。以下是我对新课标学习的总结: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一是主张实现上的主体性。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少分析,应让学生多读,自己在读中去感悟去理解。新课标的几点改变是我以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一、识字写字教学修改后的语文课标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的字数量明显减少,第一学段的写字量降低为800字,虽然会写字量减少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课标还对学生的写字习惯提出要求,要做到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习惯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和“认认真真写字,本本分分做人”的说法,减少写字量正是习惯养成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以正确的读写姿势进行书写,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阅读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读文、理解少量重点词语(来源说明好范文网:,积累语言,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不应代替学生分析阅读,应该让学生自己多读。低年级要认真抓好读书这根本环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在阅读中达到识字认字,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为以后的作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写话教学经修订后一、二年级的定位是“写话”。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表达和创新的能力,善于将读与说,说与写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也可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如:搜集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让学生能展示交流,互相促进。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第二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说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我并没有认真地去研读过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上也是浑浑霍霍,凭着十几年的老经验不知误了多少子弟。去年第二个学期以来,我摆正了心态,挥手告别过去,认认真真,真真正正地研究教学,以求自我专业的发展。我开始学习其他教师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教师的论文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因此,带着疑问,我认真地学习了这个新课标,再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1、师生合作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04-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