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马原考试题库附答案(名师推荐) 】是由【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马原考试题库附答案(名师推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马原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400题) 1、(难度:较难)——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答案】:D 2、(难度:中等)——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 A. 具体劳动而增殖 B. 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 抽象劳动而增殖 D. 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答案】:B 3、(难度:容易)——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 劳动力商品在价值方面的特性 B.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性 C. 劳动力商品在价值方面的共性 D.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共性 【答案】:B 4、(难度:容易)——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 A. 无限责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 合伙制企业 【答案】:B 5、(难度:容易)——“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 ) A. 相互矛盾的 B. 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C. 有着内在联系的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C 6、(难度:中等)—— “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的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是( ) A. 相对主义诡变论观点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 庸俗唯物论观点 D. 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答案】:B 7、(难度:容易)——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副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从而能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这段话表明( ) A.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劳动人民服务 B. 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C. 资本主义等的矛盾 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 【答案】:D 8、(难度:容易)——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 A. 空间性概念 B. 历史性概念 C. 物质性概念 D. 时间性概念 【答案】:B 9、(难度:中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 ) A. 决定作用 B. 加速或延缓作用 C. 无足轻重的作用 D. 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 【答案】:B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 A. 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D. 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 【答案】:C 11、(难度:中等)——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 ) A. 发现真理 B. 改造世界 C. 创立科学理论 D. 改造客观规律 【答案】:B 12、(难度:容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 A. 相对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答案】:B 13、(难度:容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B.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C.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D.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所谓形式 【答案】:A 14、(难度:中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答案】:A 15、(难度:容易)——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 ) A. 建立公有制 B. 合理进行社会分工 C. 商品交换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C 16、(难度:较难)——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 A. 机械决定论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答案】:C 17、——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A.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 D. 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 【答案】:B 18、(难度:容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 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答案】:D 19、(难度:中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必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种必然性根源于( ) A.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D. 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 【答案】:B 20、——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B.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答案】:B 21、(难度:中等)——个体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A. 商品的有用性来实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实现 C. 商品的交换来实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实现 【答案】:C 22、(难度:中等)——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 A. 宿命论观点 B. 机械论观点 C. 历史循环论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D 23、(难度:容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 A. 能动的反映论 B. 经验论 C. 先验论 D. 不可知论 【答案】:A 24、(难度:中等)——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 一因多果 B. 一果多因 C. 同因异果 D. 同果异因 【答案】:B 25、(难度:容易)——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答案】:A 26、(难度:较难)——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 A. 生产资本 B. 货币资本 C. 商品资本 D. 流通资本 【答案】:A 27、(难度:中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对经济的干预( )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 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 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答案】:D 28、(难度:中等)——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 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答案】:C 2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 A. 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B. 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 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是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答案】:B 30、(难度:容易)——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因购销债务相互抵消会使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与到期支付总额相等 【答案】:B 31、(难度:容易)——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 A. 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 B. 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C. 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D. 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 【答案】:B 32、(难度:容易)——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答案】:C 33、(难度:中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 A. 有利于所有国家 B. 有利于发达国家 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 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B 34、(难度:容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 ) A. 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 B. 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 C. 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 D. 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生产者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答案】:D 35、(难度:中等)——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好处不包括( ) A. 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利润 B. 降低生产成本 C. 扩大贸易逆差 D.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答案】:C 36、(难度:容易)——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 ) A. 事物的前进性 B. 质变 C.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答案】:D 37、(难度:容易)——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 A.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C. 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38、(难度:容易)——哲学基本问题是:( )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答案】:A 39、(难度:较难)——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的经济依据是( ) A.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B. 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 C. 财富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D. 财富是由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的 【答案】:B 40、(难度:容易)——社会资本运动包括( ) A. 资本生产、流通、分配 B. 生产和个人消费、资本和商品流通、物质和价值补偿 C. 商品流通、生产过程、个人消费 D. 个人消费、价值实现、物质补偿 【答案】:B 41、(难度:容易)——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箱草案》中明确提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这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 A.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C.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 众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答案】:A 42、(难度:中等)——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 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把握 【答案】:D 43、(难度:中等)——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 A. 可知论 B. 唯物论 C. 辩证法 D. 唯心论 【答案】:B 44、(难度:中等)——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 A. C.+m B. v+m C. C.+v D. C.+v+m 【答案】:C 45、(难度:中等)——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主体的含义的是( ) A. 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感性认识能力的人 B. 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 C. 认识的主体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D. 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答案】:D 46、(难度:中等)——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 A. 诡辩论的观点 B. 经验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C 47、(难度:容易)——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进行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竞争规律 D. 货币流通规律 【答案】:A 48、(难度:较难)——当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其价值量与生产价格量相等的部门是( ) A. 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 B. 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 C. 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 D. 所有部门 【答案】:C 49、(难度:中等)——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答案】:C 50、(难度:中等)——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A. 先进的机器设备 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 别人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答案】:D 51、(难度:中等)——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在于( ) A. 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 B. 它有相对独立性 C. 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 D. 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 52、(难度:容易)——货币与资本( ) A.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B. 资本是货币的最初表现形式 C. 任凭资本都表现为货币 D. 任何货币都表现为资本形式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