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华师大版历史七下《闭关锁国》word学案.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验中学导学案编写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七年级历史科主备人:齐宏峰时间: 2011 课题: 第 16课闭关锁国 1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 1、重点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长达200 年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完全落伍了,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由此,使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从而更能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本课的重点即“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由于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既有对外防范的一面,更有愚昧保守的一面;影响既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保护,更有极大程度上的落伍,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如何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透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2 、预习提纲或预习题目(含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明初的郑和下西洋,使中国扬威海外。可谁曾想到时隔 200 多年,中国的国门却紧紧地关了起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如此下策,“闭关锁国”政策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预习提纲⑴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⑵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3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探究“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组织学生自学第一部分,对明朝“海禁”的情况和清朝从“海禁”到闭关的过程进行整理和探索。 1、明朝“海禁”的基本情况首先,明朝在洪武年间通过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教师可补充朱元璋实行“海禁”的有关内容。明成祖时是明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郑和下西洋的内容可充分说明这一点。明中期以后,由于倭寇之患,明政府又厉行海禁,并封锁沿海港口,销毁出海出海船只。戚继光平息倭患之后,明朝开禁,允许人民出海贸易,结合小字使学生体会到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活力。归纳明朝: 海禁——松弛——严禁——开禁的这样一条对外政策。 2、清朝从“海禁”到“闭关”组织学生探寻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清初是严行海禁,将沿海人民内迁 50 里的措施,目的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力量的物质供应, 教师可适当补充。 1683 年,康熙统一台湾,至此,全国归于统一。于是,清政府在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四处设立海关,准许外商来华贸易。 1757 年,乾隆下令封闭沿海通商口岸,只许欧洲船只在广州一处通商, 并且只许和朝廷特许的“行商”做买卖,实行闭关政策。乾隆后期还拒绝同英通商,嘉庆时继续拒绝通商。综上所述,清朝对外政策的大致过程:海禁——开放——闭关(顺治——康熙——乾隆、嘉庆) 二、探究“闭关锁国”原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闭关锁国”原因所在,教师可归纳如下: 1、防范自卫的产物防范自卫既有防范海疆不受西方殖民者入侵,又有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居民往来会“滋扰生事”的含义。再加上在正常贸易的同时,西方殖民者又在中国沿海劫掠和搜集情报,进行非法活动。而对当时世界形势不了解的清朝统治者,梦想紧锁国门,永保王朝统治。 2、自然经济为根源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

华师大版历史七下《闭关锁国》word学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