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台山.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五台山五爷庙- 殊像寺- 菩萨顶- 黛螺顶 2 日游> 最精华寺庙,牛人祈福专线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 1000 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 3058 米, 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方圆约 300 公里, 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 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 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 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 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称, 五台山, 更与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印度的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 360 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 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永平十一年, 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 。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 他二人想在此建寺, 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 他二人颇受排挤, 因此奏知汉明帝。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 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 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 。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从北京到五台山, 可走京石高速公路到保定下高速, 沿省道经顺平、唐县到阜平, 上五台山公路即到。从太原到五台山可走原太高速—忻州下高速—定襄县—五台县城—茹村—清水河线—五台山南线进山口—台怀镇。

五台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uandao1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