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积德造命法.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0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1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修福积德造命法袁了凡家庭四训讲记献给——勇于改造命运的人————2修福积德造命法目次3目次献给——勇于改造命运的人前言????????????????(007)壹、印光大师序文讲记一、利根直探心源——顿修??????(011)诚明是圣贤之道/格除物欲·提起觉照/守心如守城·对境如临阵二、钝根断恶修善——渐修??????(034)赵阅道无愧于天/袁了凡命自己造三、格物致知之真义?????????(054)去妄克欲/防邪存诚四、深明因果·止恶修善???????(064)贰、了凡四训讲记一、立命之学(一)孔公算准宿命?????????(090)(二)云谷劝导改造命运???????(101)⑴改造命运的原理????????(101)⑵改造命运的方法????????(110)①知过/确实反省·寻出薄禄·无子·短命之因??????????????(110)②针对缺失彻底改过????????(121)⑶修福积德超越宿命???????(139)考试夺魁/无子得子/高中进士/延寿廿余年⑷教子知过改过·修福积德????(174)4修福积德造命法二、改过之法(一)改过之因——避祸纳福人之常情?(181)⑴吉凶祸福皆有预兆???????(181)(二)改过的基础——三心圆发????(186)⑴羞耻心——知耻能生大勇????(186)⑵畏惧心——知畏能生诚敬????(195)⑶勇猛心——知勇则能振奋????(207)(三)改过的方法??????????(211)⑴从事相上改——强制于外·病根还在???????????????(211)⑵从明理上改——事理既明·过将自止???????????????(213)⑶从心地上改——一心为善·正念现前???????????????(228)(四)改过之效验过消有吉兆·过重有凶兆/蘧伯玉行改过之学三、积善之方(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250)⑴古德十人以证之/子孙昌旺·显贵·贤良·高官·厚爵·神明护佑??(250)(二)什么是善???????????(277)⑴善的辨别/真假·端曲·是非·正偏·满半·大小·难易???????(277)⑵善的定义/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280)(三)随缘尽力修十善????????(308)与人为善·以身作则/爱敬存心·各得其所/成人之美·爱才·惜才·育才/劝人为善·多方开目次5导/救人危急·如及时雨/兴建大利·提倡社会福利/舍财作福·破悭除吝/护持正法·敬重·修饬·宏扬/敬重尊长·忠孝传家/爱惜物命·以育仁慈四、谦德之效——修福积德以谦保之(一)满招损·谦受益???????(346)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⑴古德五人以证之????????(346)(二)虚心屈己·受福之基?????(356)叁、俞净意遇灶神讲记一、怀才不遇·行善不昌??????(361)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二、灶神现身·列举意恶遭殃????(364)三、勇猛止恶修善·改造命运????(383)高中进士/失子复得/孙儿满堂/自享康寿前言7前言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法印。佛法是讲原则、讲道理的。所以佛经有五种人说,除佛之外,其馀弟子、天、仙、化人所说的,只要和佛说的宗旨一样,不违背佛的原则,佛都承认它是佛经。我们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于是佛经。佛是讲理的,并不是只有佛自己说的,才称为佛经。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则,我们都应该看成是经典。尤其是这本书,经过祖师的证明,一再提倡,它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不但是学佛的基础,也是一般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创造命运是有一套学问,它是有理论、有方法的,这些理论方法就在这本书中。本书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对于这方面确实掌握住纲领。所以我们想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乃至学佛真正有所成就,都要依本书的道理方法为基础,可见本书对于我们学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8修福积德造命法近代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深信因果。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地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二、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在律学上斤斤计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将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澫益大师,通宗通教,著作很多,在律宗里,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学里却自称是出家沙弥。他的学生成时法师,不敢跟老师比,就自称出家优婆塞,就

修福积德造命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257909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