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专业发展计划 长乐中学陈兆洋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至今已是十七年了。成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我暂时感觉到有点陌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自身条件的思考,我认为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自己处于刚开始期。学习和工作阶段虽也学过有关心理学的内容,但因为不是相关专业,所以未能深入的学习。工作以来,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对心理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仍可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在心理学理论、专业素养方面的缺乏。思考才会有进步,就此,对自身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个人分析如下:自身的一些优势:1、今年开始初涉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通过专业培训,具备了初步的专业知识,作为自身来说,具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愿望与热情。2、从事中学教育,每天与孩子接触密切,对孩子的现状比较熟悉,能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3、性格平和、开朗,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能被学生接受、喜爱。4、关心、热爱学生,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包容、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自己存在的不足:1、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背景仍显不足,知识的系统性不强,专业规划不清晰。2、对心理咨询的技巧、方法掌握不够熟练,仍需锻炼。3、对心理学知识的发展、进步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途径。4、工作时间分配不足,分身乏术。现在,县教研室、学校都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成长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把握机遇,提高自身的心理学专业素养,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切实实的落实下去,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认真对自身条件进行反思的前提下,我对自己的工作规划如下:1、系统理论学习。与许多探索在中小学心理教育一线的朋友一样,我也是属于“半路出家”的心理老师。若想真正在学校心理学领域有所作为,系统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之心都不可缺失。阅读几本心理健康专著,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2、精心上好每节心理辅导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理老师的专业成长同样如此。精选每节课的主题。一是拟定每学期初以问卷及个体访谈等形式收集同学们自身最受困扰的话题及希望在课堂上共同探讨的话题,据此确定部分课程主题;二是根据学校整体育人目标确定部分常规生命教育主题;三是结合社会热点与学生心理实际随机确定心理教育话题。对于每节课都要集中精力通过网络、杂志、专业书籍等途径查阅大量
心理健康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