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文章的夹叙夹议写作方法。2、理解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教学设想:1、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2、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教学过程:一、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一首凄美的歌,歌名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姑娘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永远留在了芦苇坡,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永远留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姑娘徐秀娟。听了刚才的歌曲,我们充分感受到人与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常常彼此依赖,也因此有很多关于人与动物互帮互助的和谐相处的故事传成佳话。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如此幸运。有一只鸽子,飞翔时受到了伤害,落到了一户人家的的阳台上。这只鸽子的命运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二、积累字词速读课文,把重要字词积累下来1、给加点字注音倏然()蜷缩()悖论()温馨()龟裂()翘望()咆哮()fu()育喧xiao()鳞次zhi()比不()之客安()立命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作者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封阳台?(生: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是的,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使人们渴望封住阳台,给自己留下一个清净的空间。2、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生:是因为一只受伤而又在孵蛋的鸽子的到来)鸽子的到来,使儿子产生了哪些想法?父亲又抱着怎样的态度?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说。(儿子:惊喜、忧虑、怜爱父亲因为一只受伤的鸽子也动了恻隐之心,希望给鸽子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3、为什么最后决定不封阳台?提示:父亲仅仅在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吗?仅仅为儿子有个“玩伴”考虑吗?父亲还有怎样深远的思考??从中林处课文的线索。讨论后板书:要封阳台——封阳台吗?——不封阳台(板书)5、文中对鸽子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找出相关语句,你认为哪些词语写的比较好,说说好的理由?明确:第3段: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怕人伤害) 第8段: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发现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动物的眼睛,同样是心灵的窗户。对鸽子眼睛的描写,表现了在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原先对人的提防戒备,同样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表现。三、重点突破有人说,第9、10自然段与文章不是很协调,可以删去。因为这两段的上下文,讲的都是来到我家阳台上的鸽子,而这两段,却没有提及鸽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使学生领会什么是“夹叙夹议”,使学生加深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依托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化为学生的自我认识。)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并思考:这两段讲了什么?明确:第九段:作者热情赞美大自然的美。 第十段:作者强烈谴责人类破坏大自然的行为。2、文章到这里,作者的谴责和愤怒之情达到极致!请同学们进一步思索,作者为什么要在热情赞美大自然后,又强烈谴责人们的破坏行为呢?这和鸽子有什么关系?明确:人类和动植物共
明天不封阳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