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蹈排练杂谈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张静赵海蓉邮编:212212准备写这样的文章时,我感觉自己有些班门弄斧。平时,我跟大家一样,排练了多年的舞蹈,只是有时会有一些想法、和符合自己个性的做法。但很多想法与观念可能还是不够成熟的,不到之处。大家都知道,舞蹈的排练重要基础包括舞蹈的选材和对学生的训练两个方面。其中选材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你所排的舞蹈的优劣。如果选的作品不够优秀,那无论怎么训练学生,也不会多出彩的。尤其是为了比赛而排练的舞蹈,我认为更要在选材上技高一筹,下面谈谈我个人的选材趋向,仅供参考:。我所理解的舞蹈是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我们成年人用的是眼睛与脑子选材,而孩子们凭的是感性、直觉,用的是心。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呢?通常你拿出几个作品给学生看,学生不会用理性的思维来分析哪个作品更讨巧,哪个作品的主题更站得高。学生大多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有趣味性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必须是主题明确,可以大主题,也可以小情趣,且具有时代感。这些作品往往音乐上也很有特点,它的节奏性强,能引起学生的动感,旋律优美、有感染力,这样的音乐通常是能激发学生情绪,使孩子们的舞台更加绚丽生辉,童趣盎然。选择这样的作品给我们以后的排练带来很多方便。兴趣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动机,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舞蹈产生兴趣,才会有学习和研究它的动力。2、适当的技巧展示为了使我们选择的舞蹈增色添彩,我们的舞蹈可以有适当的技巧展示,因为技巧是舞蹈情节的需要。我认为舞蹈技巧的展示也是有要求的,为了突显出舞蹈中的形象而设计出来的技巧动作,把技巧跟舞蹈的整个流程融为一体才能为舞蹈本身加分,而不是每个舞蹈都需要技巧展示的,不合理的技巧展示不仅不会增加舞蹈的质量,反而会降低舞蹈的观赏性,也会损害舞蹈的连贯性。如我在排练《猫鼠之夜》中,猫和头鼠的打斗中技巧性动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看起来既让人惊叹,又不觉得做作。3、立意、创意上的出新。在任何比赛中,除了精湛的技术外,更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就是出新,即包括立意和创意上的出新。这跟作文比赛一个道理,你的语言功底再怎么强,不如人家的立意新得分高;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的成功之处不就是视角上的独道吗。记得我刚开始涉及舞蹈排练时,我就感觉到,艺术在于出新,在于个性化。但是那个时候的我排练的舞蹈都是一些民族舞蹈,变来变去始终不敢脱离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去迎合大众,始终不敢尝试逾越大众的审美。比如有傣族舞,《算一算》,这些舞蹈都是那个时代,我觉得比较有特点的舞蹈。转型:到2005年我完全改变以前的风格,选择了《大书包》这个舞蹈作品,它是具有街舞元素,并且反映的是减负的敏感话题,服装生活化,音乐很动感。对于这样的题材,老实说我心里很没有把握,生怕受到人家的否定,但是因为学生们都很喜欢啊,于是我决定尝试。事实也证明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那次的舞蹈得到大家认可。由此可见,选择舞蹈作品,一定要敢于出新,敢于突破。教师在平时多看一些舞蹈作品,我相信能打动你的心,或让你感动的作品,就是好的舞蹈作品。每个人的喜好,品位各有不相同,重要的是坚持自己,把自己所喜欢的努力做到极致,我认为就是好的。、选学生第一周排练的时候,所有学生肯定是不入门的,我不急于赶进度,于是我只准备教一个动作,当然是把一个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来教。一个星期
舞蹈排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