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2014学年“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施方案为加快基础教育国际化实验区课堂教学改革,国家课程教材中心组织的专家团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研发了“深度学习”项目。南沙区派出2名教研员,2间学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一行8人参加了“深度学习”第一期研修班的学习。为了推进“深度学习”在我区的实验和推广,特制订南沙区2014学年“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指导思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但是,总体来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精神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教与学的关系还没有调整到位,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浅层次、表层的状态,影响学生对学科概念和学科学习过程的深入理解,影响学生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深度学习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开发的教学改进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教师研修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水平,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启发、讨论、参与的学习方式,追求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项目通过对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了教学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四个要素: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持续性评价,指导教师根据这四要素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是一个行动研究,共研共建共生的项目,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三、项目目标实验学校和实验学科通过“校本研修”和“单元教学设计”两项活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参与实验的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促进学校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预期形成一系列优秀的校本特色课程案例和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并将这些优秀案例推广到全区,带动其它学校、其它学科开展深度学习行动研究。人员设置项目负责人:杨子莹(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项目核心成员:巫祥(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春玉(南沙区英语教研员)黄安锦(南沙区数学教研员)、陈浩荣(南沙区物理教研员)、李涌(南沙区化学教研员)、许瑞芳(南沙区语文教研员)、黄伟文(南沙第一中学副校长)林灿明(鱼窝头第二中学副校长)、黄翌姝(南沙一中英语教师)、杨政(南沙一中英语教师)、何肇锋(鱼窝头二中数学教师)、冼镜波(鱼窝头二中数学教师)。具体活动及时间表阶段时间活动及要求第一阶段:项目启动2014年10月1、两间实验学校分别开展一次“深度学习”启动活动,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员、实验学科科组全体教师参加。2、形成“南沙区2014学年深度学教学改进项目实施方案”,交国家课程中心。第二阶段:-、学校:两间学校按计划开展校本特色课程实践研究,自主开展校内研讨、校际研讨,形成典型案例,做好过程中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收集。(附件1:两间实验学校“深度学习”校本研修方案)2、科组:按计划开展“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将“深度学习”的理念落实到每一次集体备课、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自主开展集体备课、校内公开课研讨、校际公开课研讨,并做好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课例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收集。(附件2:两个实验科组“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计划)3、教研员:积极参与实验学校科组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校内、校际研讨课观摩活动,与实验学科科组老师一起开展“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行动研究,具体安排体现在附件1中。4、实验学校互访交流活动:12月份左右组织一次实验学校互访交流活动,交流两间学校“深度学习”项目实施情况。由学校安排时间和交流内容,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活动,具体安排体现在附件1、2中。第三阶段:-、跨区考察交流:2015年3月,项目组成员去其他实验区进行跨区双边考查交流学习,学习该学校“深度学习”的实施情况。访问结束,每位成员要写反思日记,以改进完善本校“深度学习”的实施。2、实验学校区内开放日:2015年5月,两间学校各组织一次“深度学习开放日展示活动”,内容要包括“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展示”和“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校本特色课程展示”,具体安排体现在附件1、2中。附件:“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深
南沙区2014学年“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