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专题第五讲:提高党员素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好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从党的队伍建设来看,则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战略举措。(一)新时期党员素质的时代要求党员素质是指党员身上或党员队伍中能够体现党员条件的要素及在性质上区别其他群众、其他组织的内在规定性。党员的素质,是构成党员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行为的本质内容,是党员通过接受教育与参加社会实践及学习而形成的品德、理想、信念、本领、形象、诚信的统一体。党员素质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素质的高低决定作用发挥的大小。提高党员素质,首先要明确新时期我们党对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党员素质是党员参与党内生活和从事党的活动所具备的内在基本条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事业对党员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在新时期,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必要不断提高党员自身的多种素质: --政治素质。这是党员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包括其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倾向、政治信仰、政治品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等。政治素质是党员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具有把关定向的功能,决定着其他素质的作用方向。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的突出要求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分析、认识、判断和处理各种问题。--理论素质。即党员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程度和状况。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思想素质。指党员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思想观点、思想觉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状况。思想素质是政治素质的基础,是理论素质的反映和体现,在党员素质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常常直接影响、制约和左右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良好健康的思想素质, 就无法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思维素质。指党员在进行理性思维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反映其思维活动本质特征的性质。包括记忆力、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方法等。思维素质是党员素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共产党员的积极作为和有效作为。--心理素质。指共产党员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兴趣、注意等非智力、非理性的因素。它包括心理容纳和承受能力、自律能力、"四自"(自主、自省、自警、自励)能力、心理平衡能力等。心理素质常常影响党员价值的实现程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及党员个体的形象。--道德素质。指共产党员在处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等关系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行和素养。提高党员道德素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按照以德治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党德的人,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风素质。指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学习、领导、执政、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是共产党员的党性、
党员教育培训专题第五讲:提高党员素质.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