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隆回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是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是全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 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湖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确定的目标和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期为2010年至2015年。 一、“十一五”回顾和当前环境状况 “十一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全县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取得进展,全社会环境意识得到增强,环境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全县水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部分水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县优于Ⅲ类的水质断面比例占100%,水环境功能达标断面比例占100%,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继续保持Ⅰ~Ⅲ类标准。水环境功能达标率达100%。赧河、伏龙江和资江总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多数乡镇空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在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26个乡镇中,按污染物年日均浓度值评价,符合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4个,符合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22个,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乡镇空气质量基本保持良好。 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各功能区噪声全部达标60%。“十一五”期间环境等效声级平均值变化不大,总体保持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安全水平内。全县各地的环境辐射水平及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水平均保持在天然本底的波动范围之内,但局部地区小范围内存在一定的放射性污染或一定程度的异常。县桃洪镇主要公共场所的电磁辐射水平处于国家规定的安全限值之内,但有一些居民小区的电磁辐射超标。高压输电线及变电站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环境限值。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隆回集丘陵、山岗、山地、山原等多种地形于一县,境内总体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式抬升,气候、土壤等因素随区域和海拔高度变化明显,相应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自然风景秀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尤其西北原区和北部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白马山、望云山、大东山、九龙山等形成了一道绿色生态保护屏障。保持着原始神秘面貌的虎形山大峡谷,侯鸟迁徙的绿色通道屏风界,九曲回廊碧水泛波的魏源湖等,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县2009年9月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功通过验收,为全县的生态质量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县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在资源。 (二)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 “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除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外,化学需氧量、氨氮、烟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均完成控制要求,污染物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2009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比2005年提高了16%;排放化学需氧量6628吨,%。 五年来,二氧化硫、%、%和100%,排放达标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2009年烟尘排放量948吨,处理达标率为78%;,%。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逐年增加,%,排放量下降了近1倍。 (三)城市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投资11000余万元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投资8000余万元的县城垃圾处理厂也已开工。%。%。注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励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减少薪柴等能源。截止2008年,,(2009年,预计新增2万口)%。,占农村总户数的12%。推广生物质气化炉600多台。 (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取得一定进展 伏龙江河流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与2005年相比,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在伏龙江流域预建垃圾处理站1个,预投资350余万元。 (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隆回县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