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 扬州古城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扬州市建设局王骏引言: 加强古城保护,彰显古城特色,激发古城活力, 促进古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和研究课题。扬州是 1982 年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高邮 1995 年是江苏省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同时也是当前大运河申遗节点中重要的历史城镇, 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对此进行研究、探讨和思考将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和提高。一、古城保护的责任和意义 1、古城保护是国家赋予地方政府的一项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里对此有明文规定。国务院 2008 年7 月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更是赋予各级政府保护的详细职责。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规范》、国家文物局的《古建筑修复技术规范》等文件, 为古城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政府的古城保护责任部门, 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好名城,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义务。 2 、. .页脚. 聚地, 是城市历史文明的内核和载体, 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历史禀赋、稀有资源和宝贵财富。扬州与高邮古城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是我们这座城市的, 也是国家的, 更是世界的。扬州以瘦西湖为代表的明清园林杰作, 平方公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城市肌理、历史文脉,以扬州漆器、玉器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是先人的馈赠,是历史的遗产,必须加以保护并继续传承下去。 3 、只有保护好古城历史遗存、建筑风貌和文化符号、民俗风情, 才能延续历史文脉, 传承古代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江泽民同志 2000 年题写的“把扬州建设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要求我们传承好所有扬州古代文化, 建设成现代文明。没有这些历史文化的遗产, 扬州就不是人们心目中的扬州。 4 、古城作为市民生活的空间、经济发展的载体、旅游的资源, 加强对古城的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 既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能促进城市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使古城既有文化韵味又充满生机和活力, 更能使市民享受到古城保护的实惠与成果, 增加市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二、扬州古城保护的方针经过多年总结和探索, 扬州市古城保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保护、利用、改造、复兴的八字方针。.页眉. .页脚. 1 、保护是前提保护是文物古迹生存、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因为历史、自然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所有的历史遗存在今天都显得非常的脆弱,不对其加以呵护,就经不起现代文明强大的物质力量的摧残和人们过度的使用。所以, 古城保护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一样, 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 2 、利用是关键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合理利用是最大的、最好的、最科学的保护。古城除当时用于市民居住外, 扬州还通过盐商住宅、会馆、名人故居等文保单位展示盐商文化、中医文化、美食文化等古城历史文化,将历史街区、老街的古建筑恢复成老字号商铺、传统工艺品店铺,为城区发展提供了后劲。 3 、改造是手段“异地重建再好只是建筑,原地保护的才是文物”。在原地保护好古建筑、古园林、古民居, 最好的技术手段是改造, 为了更好地改造, 我们专门制订了《古城区房屋修缮技术规范》,强化指导和控制,推进保护性修复。在改造过程中, 既注意对古城建筑、街景墙面、屋面、店面、街面的整体改造, 又注意保护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 改造古城区内的街景,保持整体的和谐。.页眉. .页脚. 4 、复兴是目的“古城应当是古而不破、古而不死,古要古得经典”, 扬州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是中国城市的代表作, 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使扬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样, 充满了发展的动力。在准确传承历史的基础上, 把现代的一些功能、元素渗透进去, 通过功能的转换推动古城复兴。扬州当前正积极把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也是复兴努力的着力点之一。三、扬州古城保护的做法国内外古城保护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整体保护古城, 另建新城, 新旧分开。二是局部保护, 保留古城格局, 留下部分历史街区, 其余进行更新改造。三是单体保护, 即只保护文物古迹点,其余加以改造、开发。平遥、绍兴、宁波(三种模式) 扬州整体保护模式具体内容: 1 、整体全面保护扬州多年来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的原则。既保护有形的传统建筑,又保护无形的文化脉络; 既保护古城传统风貌、视越空间、街巷肌理、人文遗产,又注重功能转换,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旅游开发。既重视历史城区的保护, 又关注县市历史名镇的保护。.页眉.
扬州古城保护工作实践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