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形成教育合力的技能教育合力指学校. 家庭. 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所形成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 在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中, 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而落实到学校教育内部, 则起着关键作用. 班主任需要协调哪些方面的教育力量呢? 第一节协调沟通任课教师与班级学生的关系一. 召开班会介绍任课教师情况二. 召开班级教师会议介绍本班学生情况: 1. 介绍学生情况; 2. 协调各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量. 三. 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教与学的情况四. 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班级活动以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概括不受任课教师欢迎的班主任特点。沟通案例一天, 班主任陈老师正在备课, 外语老师把学生小刚推进办公室, 大声嚷道:“你找你的班主任把事情说清楚, 否则, 你别上我的课了”, 随后忿忿离去, 小刚也回敬了句“不稀罕!”此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办? 班主任待小刚情绪稳定后, 问其原因. 他理直气壮地说: 老师做错了事, 还发脾气,真不讲理! 原来老师在黑板上把“现在完成时”写成“现在过去时”, 小刚嘀咕道: 现在怎么就过去了? 引得周围的同学哄笑起来. 老师不明原因, 批评了小刚, 小刚不服, 便与老师顶起牛来, 于是老师就把他推进了办公室. 作为班主任, 应该如何处理? 第二节与学生家长的协调沟通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家访家长会通讯联系家访家访是为了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 统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要求,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代表学校对学生家庭进行的具有教育性质的访问. 在今天人们都喜欢“给家长打电话”或“通知家长到学校来”的情况下, 你还会做“家访”吗?为什么? 家访是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 并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 共同完成对学生教育的一种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融洽感情, 在教育学生问题上达成共识, 使双方都对学生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 从而相互合作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著名青年教育家周长根说:“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电话了解情况, 但这只是声音的传递, 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实地的踏访。”可见, 家访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好形式, 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尤其在当今社会里, 我们更应注重研究如何家访,如何讲究家访艺术,提高家访效果。家访创造的奇迹(选自《班主任专业成长》某小学一位四年级班主任陈老师, 刚接这个班时, 就听前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反映这个班的学生徐世华经常不写作业,还有时撒谎、小偷小模,在学校里小有“名气”。他爸爸脾气特别暴躁, 只要老师一找家长, 第二天徐世华浑身上下紫一块青一块, 屁股打得上课不能坐。陈老师了解情况后,对徐世华先是给予母亲般的爱,及时表扬她的进步。在他有进步的时候,陈老师联系家长准备家访。陈老师到徐世华家后,发现他爷爷、奶奶、爸爸生活在不足 40 平米得房间里。他家是朝鲜族人,爷爷是脑溢血常年躺在由板子搭成的地铺上,全家的生活由 70 多岁的奶奶料理,他爸爸和他妈妈在他生下 3 个月就离了婚,他爸在歌厅当保安,平时很少回家。他家的生活费就靠爷爷 300 多元的退休金。他爷爷、奶奶管不了他, 只有他爸爸能管他, 只要老师一找他爸, 徐世华准挨打。陈老师与徐世华爸爸见面后, 首先表现出尊重家长的态度和这次家访的诚意, 然后向徐世
第八章 形成教育合力的技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