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热爱祖国,升国旗唱国歌时要严肃。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9、就餐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学生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早上、午休按时起床,午休、晚休按时睡觉。放学后按时就餐,不在校园内溜达玩耍。早餐后,及时打扫教室和环境区卫生,及时进班上早自习,午饭后及时回到寝室就寝,晚饭后及时进班上晚自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日事当日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父母、老师的劳动。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每天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少先队员佩戴少先队标志。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就餐、就寝排路队,校园内不追跑打闹。
十个好习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