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懿本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以下几个方面觉得是做得比较好的。,自主感悟的时间。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抓住宇航员说的这句话“地球太美丽,又太容易破碎。”来深入研读课文。学生充分抓住了可爱和容易破碎,对课文的精美语句和内容进行了很好地朗读感悟。,训练比较到位。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提醒学生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段话还应通过朗读训练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在朗读的同时,也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堂接近尾声,我让学生纵观全文,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就能和《火烧圆明园》一课进行联系,进而展开了对比学习。《圆》一课时先写赞后写毁,这一课是边赞边写易破坏。但这样写都能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受——美好的东西也容易被破坏,更能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当然,这堂课也有遗憾,如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发挥不够。如能适时出示地球资源遭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灾难图片资料,配以音乐渲染气氛,应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继续努力去探索、完善。
只有一个地球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