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义不容辞------我是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站街小学张莉娜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从古到今,多少孝敬父母的故事都值得我们传颂,然而,在这先进的社会却有一些人抛弃了良好的美德。近年来,我们从报纸上、电视上不断看到关于父母因儿女虐待而不得不诉诸法律的新闻报道。还有“他(她)不管父母,我也有权利不管!”这些话,出于儿女之口,听了实在叫人心寒!特别是现在的家长溺爱孩子,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什么给什么?造成孩子只知道接受,不知道感恩,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自私自利。因此,加强对孩子的传统美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首要战略任务,我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更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并且让学生学会如何孝敬父母,我采取了如下方法:诠释道义晓之以理利用《国学教育读本》向学生灌输孝敬父母的思想。孝敬父母,首先在一个“敬”字,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并不在于为父母做多大的事情,而是首先要在心里孝敬父母,无论自己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大,都要孝敬父母。书中讲到“汉文帝孝敬母亲”的故事,有一天,他的母亲病了,卧床不起,并且一病就是三年,汉文帝心里很着急,每天上完早朝,都要带太医去看望母亲好些没有。天气变冷了汉文帝常常守在母亲身边,给母亲盖被子。天气变热了,又为母亲扇扇子,驱蚊子,母亲口渴时为她端茶喝,母亲喝药时,汉文帝都要亲自喂给母亲吃。汉文帝孝顺母亲的事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君。书中还讲到“芦衣顺母”的故事:闵损,孔子的弟子,生母死后父亲娶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只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父亲知闵损受到虐待后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同学们听完故事之后,都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明白了对待父母不但要尊敬,而且要顺从父母和关爱父母。二、榜样引领动之以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其空洞的说教,不如用实例打动学生,动之以情。有一次,中央电视一台正播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当我看到6岁时黄凤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
《孝敬父母义不容辞》张莉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