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间的生命作者:乔尔?L? 惠顿& 乔? 费舍尔译者:戴恒晖(DNA) 《生命之间的生命》,乔尔?L? 惠顿,乔? 费舍尔合著,前者为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精神分析医生,他相信再生,并通过催眠将病人倒退至前世生命,以揭示今世困扰他们的精神创伤和神经疾病的根源。后者为英、美著名自由撰稿人,畅销书作家。本书通过对真实治疗案例的报道目录序 4 4 4 4 序 7 7 7 7 生命之间的生命 10 10 10 10 第一章永生的暗示 11 11 11 11 第二章我们的老家 19 19 19 19 第三章邂逅中阴界 25 25 25 25 第四章生命之间的生命 34 34 34 34 离开地球 39 39 39 39 明亮的开始 41 41 41 41 我思故我在 43 43 43 43 非肉体存在的领地 43 43 43 43 中阴人格 45 45 45 45 审判委员会 46 46 46 46 一生的回顾 49 49 49 49 计划来世 51 51 51 51 回到世间 58 58 58 58 第五章轮回 64 64 64 64 第六章宇宙课堂 76 76 76 76 羯磨案例研究 89 89 89 89 第七章意志力 89 89 89 89 第八章生命过敏症 109 109 109 109 第九章另一个女人 126 126 126 126 第十章彻悟 140 140 140 140 第十一章心灵的哭泣 155 155 155 155 第十二章当悔恨在流血 169 169 169 169 第十三章生命间自我探索向导 189 189 189 189 第十四章间歇的意义 198 198 198 198 序乔尔?L? 惠顿我承认,再生观念是我信仰中的一部分。我年轻时就接触到了哈希德主义( Hasidism )及其根源格罗讷学派( the Gerona School )、各种喀巴拉( Kabbala )、基督教新柏拉图主义( Chri stian Neoplatonism )、藏传佛教,以及二十世纪神秘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通神论( Theosophy )、自由共济会( Freemasonry )、真理统一教( The Unity Church of Truth ),和蔷薇十字军社团( t he Rosicrucian Order (AMORC) )。我的哲学观念的形成无疑受到了它们的影响。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有关再生的证据并不充分,但如今人们相信再生却是很自然的事。书后所列的其他作者和参考书目都提供了这种证据。读者如果希望对此作进一步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些证据极具价值,而且内容广泛。并且,我希望他们将会得出和我相同的结论:那就是我们曾经历过许多前生,我们还将经历许多来世——我们的今世生命只不过是漫漫长链中的一环。在本书中,我们并不想对这些证据再复述一遍。这本身就可以写成一本书,这项工作也已经有人做过。相反,我们从这种再生是事实的设想出发,但我们并不断定从催眠中获得的前世记忆、或自发前世记忆的报告真实无误。要进行证明并非简单。在再生理论和前世记忆的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上都隐含着重大的假设。在本书中,我们并不想证明,而是相信我们给出的案例中只包括确凿的在催眠中获得的前世生命的案例。一个医生写一本神学著作很寻常。但一个给人接生、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有资格谈论他对生命和苦难的意义的见解。生与死、人与人的不平等所提出的疑问,当代科学无法作出回答。但一个医生写一本有关再生的著作并不寻常。现在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相信存在死后生命。 1982 年美国盖勒普民意测验表明, 23 % 的美国人相信再生,但在我的精神病理学同行之中,只有 5% 的人相信再生。尽管达尔文已成功地把上帝逐出了自然界,尽管弗洛伊德已将人类的神性降低到离不开对吮吸奶头的欲望的程度,尽管行为主义者在压抑意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死后续存的信仰并未因此而减弱。就在一百年前,医生们还热衷于永生的观念,但如今的医学教育似乎不再包含对生命本身的研究。我还必须说明一点。来自于我的一些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同行们的批评,和无疑对心理学领域知之较少的其他人的批评分为两个极端:一种是感情用事的( ad homenum ),另一种是取悦大众的( ad captandum )。传统的精神分析学家会含糊其辞地解释为,正如理查德? 巴克( Richard Bucke )所说,婴儿期对不可能的可能性的全然相信和在追求神秘经验中对如久别父亲般的事物的渴望。因为我在自己的诊疗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我清楚地知道,这种解释对理解病人谈话的含义毫无作用。同样,唯美主义者会对我的受试者的报告进行冷嘲热讽, 会视之为伪装成多重自我的未经分析的自我转移体,或至少是移情幻觉。不知情者会简单地认为这完全出于想象。我已决定将这些多年来收集的材料公之
生命之间的生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