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通小学 吴娜
教学目的
1、认识“撩”与“眷”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通过外祖父爱梅花,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重难点: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
悟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课件准备1、梅花诗2、梅花画3 、配乐音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知梅、赏梅)
1、生齐背《墨梅》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师出示课前收集的梅花诗,生自由读。(课件出示梅花诗。)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才了解到梅花从古至今,历来就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它经霜傲雪,不畏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所以,人们常写梅、画梅来寄托自己的志向。(展示梅花画的
课件图片让生欣赏)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梅花魂。
板题。魂指什么(灵魂,精神)。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梅花魂指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品梅,会其神)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悟梅花精神。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不会读的字圈出来。把描写梅花精神的语句作好记号。
2、指导认字。会读“撩”“眷”字。
3、感悟梅花精神。
(1)生找到描写梅花精神的那段话。出示相关课件。(外祖父对莺儿说的那段话。)
(2)生自由读。说说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精神?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分句读,说说每句话说了什么?(释词:秉性――性格,品格,这里指梅花的精神。)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小结: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自己爱国之心的寄托。所以他说――“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5)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悟梅,入其境)
三、深入探究,自读感悟。
过渡:外祖父作为一个长年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又是怎样时时让自己保持着
梅花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