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及手性技术当前,手性药物(ChiralDrugs)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新药发展的方向和热点领域。作者曾发表文章,介绍了手性药物市场的增长和当前国内外手性药物发展的动向和趋势,阐述了加速手性技术开发,迎接世界制药工业挑战的必要和紧迫。本文将结合手性药物市场最新发展和手性技术的最新成就,探讨药品和精细化学品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会。一 世界手性药物工业发展迅速(1)手性药物市场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自1992年以来,手性药物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95年,其销售额为557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23%,占世界药品市场总额2585亿美元的22%。1999年,手性药物市场第一次超过1000亿美元,单一异构体药物销售额达到1150亿美元,比1998年的994亿美元增长16%,占世界药品市场3600亿美元的32%。从1995~1999年,5年内单一异构体药物销售额翻了一番,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从1/5到1/3,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预计今后几年仍将以年8%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将达到1460亿美元。(2)科学发现和药政规定推动手性药物的发展:手性工业不断增长的首要原因在于基础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药物化学家们试图影响的生物信使分子和细胞表面受体,即药物作用的靶分子都是手性的,因此药物分子与这些靶分子的不对称性必须相匹配。另外,分子药理学研究发现,含有手性因素的化学药物对映体,在人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和毒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对映体具有药理作用,而另一个对映体不仅无药理作用,还会产生一定副作用。手性药物市场不断增长的第二个原因是美国FDA的规定。1992年FDA发布手性药物指导原则,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消旋体新药,生产者均需提供详细报告,说明药物中所含对映体各自的药理作用、毒性和效果。因此,制药公司对于内在的手性药物分子,必须作出适当的选择,是以其单一异构体形式开发,还是以其消旋体形式开发。显然,单一异构体的试验次数比较单纯,经济上更合算。二 手性药物正在成为制药公司谋求利益和提升地位的工具(1)外消旋转化:所谓外消旋转化,就是将已经批准以消旋体形式上市的药物转化成单一异构体形式批准上市。制药公司将手性(Chirality)作为一种工具,通过外消旋转化延长其“重磅炸弹”药品(年销售在10亿美元以上的药品)的专利保护期,从而控制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最近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是AstraZeneca公司对其抗溃疡药物奥美拉唑(Omeprazole,Prilosec)的二次开发。该公司申请了(s)-异构体(Esomeprazole)的专利,已于2000年在欧洲和美国上市(商品名:Nexium)。AstraZeneca是对本公司原创药物进行外消旋转化,Sepracor公司则是对其它公司的药物进行转化,该公司称之为“生命周期经营战略”。这种战略就是当发现其它公司上市的外消旋体药物的药理活性只存在于一种对映体时,该公司就将该异构体进行专利(除非原创公司已有了专利);而后再将此单一异构体药物许可给原创公司,如果原创公司不接受许可,则转让给其它公司,或自己独立上市。一个最成功的例子是对Lilly公司的抗抑郁药氟西汀(Fluoxetine,Prozac)的转化。1998年1月,Sepracor申请了(s)-对映体的专利,并将此专利许可给原创公司Li
手性药物及手性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