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曾国藩家书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绪论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他生活在清朝由盛而衰,内忧外患交困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作为一代清臣,他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是非功过至今难有定论;但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却一直受到大家的推崇和认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志向,不与其他官吏同朝合污,一生光明磊落。《曾国藩家书》虽然旨在教育家中子弟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学习的重要性,但却在继承传统家书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内涵、广博的知识、深邃的见地自成一家之言,形成曾国藩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教育者和学习者抱着“功利”的心态,忘却了对语文本质的学习。写作本文,旨在告诉大家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者的文学素养,建设学习者健全的人格,挖掘语文最本质的学习。从语文教育的角度阐述曾国藩家书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在审视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阐述《曾国藩家书》语文教育思想所提供的现代启示。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曾国藩家书》进行简单介绍,介绍家书的意义、地位以及《曾国藩家书》受到的儒家思想影响和他刊行的环境。第二部分,详细论述曾国藩家书的内容特点和蕴含的语文教育思想。从曾国藩以身作则的学习态度、具有操作性的教育理论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上进行论述;从语文教育最本质的读书、习作、书法角度阐述曾国藩家书蕴涵的语文教育思想。第三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语文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从语文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家庭教育的角度,论述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在这些方面的给予现代的启示。一、《曾国藩家书》简介(一)、《家书》概述 家书,也叫家信,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里的解释是:“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往来的信件”。家书首先是写给家人看的,大多数家书都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它可以传递作者的思想和信息。比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作为家人,在看到家书的内容时会去解读作者当时的心态和最近的生活状况。但有时,家书却可以超越个人和家庭的局限,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缩影被蕴含在家书文化中,而很多家书也因文学和思想的高度成为千古名篇,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就是其中的典范。这些家书在充满感情的文字里,反映出为人处世的准则、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力量,因而被人广为推崇和认可。一部家书,往往会涉及多个方面,因而又可以作为这个家庭乃至家族文化代表。可以通过一部家书,看到其闪光面,形成一个家族的文化名片。优秀家书最突出的作用是传承家族文化的精华,蕴含传统家庭教育的光辉思想。因而,阅读家书可以帮助现代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甚至可以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曾国藩家书》成书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1、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我国的儒家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创立儒家学说后来并逐步发展为儒家经学,成为封建时代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指导力量。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形成了官方儒学思想。佛教传入后,与道教合流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兼容佛道的新儒学,宋明两代又发展出

论文:曾国藩家书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