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阳长寿功九阳长寿功,传说是太极师祖张三丰根据九阳真经而悟出的一套健身益寿功法,后来成为武当的家传功法,历经沧桑,传至今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九阳长寿功包罗万象,深奥无穷,蕴太极之秘,隐阴阳之化,藏动静之变,合形气之神,是集各种功法之大成的通經活絡大法。练功者必明包容乃天地之大怀,和谐是人间之正道,方能成就其功德。九阳长寿功过去一直是口传身授,语言极其简单,靠学者自悟而进,没有文字记载,且受教者一般难以得到完整的功法,多数人只学得其中几个功法,效果不很理想。现今将全套功法见诸文字,难免不易理解。由於笔者水平有限,在功理和功法的阐述上有一定的局限,不可能非常祥尽,更有深奥玄妙之处有待进一步发掘。在功理和功法上的阐述有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谅解,并恳请有道之士不吝赐教,感恩不尽。九阳长寿功共有九个功法,既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也可独立成章,单独做功。九阳长寿功是以人体的关节、骨骼、肌肉等为主要运动对象,做功于人体的各部穴位,疏通经络及任、督二脉,调和五脏六腑。是一种动静双修,以动为主,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精、气、神、形齐练的全身柔韧协调的运动。其主要功能是延年益寿,并具有驻颜强体、祛病健身、滋阴壮阳之功效,同时也可增长练武者的功力。做功时要求心中无杂念,并在心中默数次数,做到准确无误。一、颤抖功此功法以膝关节、胯关节、腰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胸腔和腹腔内的五脏六腑为主要运动对象,做功于涌泉、委中、环跳、腰阳关、肩井、天井、内关、劳宫等主要穴位,调节血脉,具有通经络、活血脉、利腰腿、调肾气、祛寒湿、安心神、滋阴壮阳等功效。通过抖动,可使人体整个躯干和肢体的各部位和各关节及胸腔、腹腔内各器官,均得到有规律、有弹性、张驰适度的柔和运动, 全身各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内脏各器官得到充分的按摩,使人感到身轻脑清, 心情爽快,精力充沛,对于提高消化、解毒能力也颇为有利。 1、预备式:两腿分开站立,两腿间距略宽于肩,两眼微闭,下颌内收,口微开,两臂松垂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 2、两腿做屈膝下蹲运动,即利用膝关节的弹性屈伸,使身体上下轻松自如地颤抖。下蹲时,膝盖与脚尖上下垂直在一条线上,含胸拔背,收臀提顶。 3、身体上下颤抖,两臂要随身体上下颤抖而抖动。兩手握空拳随身体上下抖动时要敲擊在大腿根部的髀關穴上。身体上下颤抖 108 次。做此功颤抖时,上下牙微开缝,使上下牙齿随同身体的抖动而自动撞击,以自已能听到叩齿的声音为佳。抖动时还要注意使膈肌上下颤动,促使胸腔和腹腔内各器官同时运动,并要开胯松裆,男子阴囊上下悠动,女子阴户微开。二、甩打功此功法以身体各部位的皮下肌肉为主要运动对象,甩打有关穴位,增强皮下组织和内脏等各器官的功能,具有活血脉、安心神、调胃理气、升阳固脱、疏肝利气、化积通瘀等功效。两腿平分,与肩同宽,两臂随腰左右转动而前后甩动,同时用两掌分别拍打前胸和后背,前从小腹开始,依次上升经胸到肩,后从上臀开始,依次经腰到背, 上下甩动敲打 108 次。中医的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反应病症,协助诊断和接受各种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过拍打前胸和後背,可以达到对有關經絡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三、拍腰功接上式,两腿平分, 与肩同宽, 身体前弯九十度, 用双掌同时拍打两后腰眼(肾俞穴),拍打腰眼后两掌顺势沿臀部下捋,经大腿后面捋致腿弯部,然后松肩垂臂,两掌下荡,指尖朝下,掌心相对,是为一个循环,而后再收两掌至腰后拍打腰眼,如此反复做 36次。用掌拍打腰眼能起到震动按摩肾俞穴的作用,不仅可以温暖腰眼、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敲打按摩腰眼,到老年可腰直不弯,还可防止风寒引起的腰痛症。现代医学证明,经常拍打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所以, 经常拍打按摩腰部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病等也有一定疗效。四、插掌功此功法以两手上下摩擦,两脚跟做提起运动为主要运动方式,摩擦两掌,牵动背部脊椎神经,刺激腿部各关节,做功于环跳、委中、昆仑、血海、八风、劳宫、鱼际、合谷以及会阴、长强等穴,具有祛风通络、舒筋利腰、调气血、补虚弱、泄热镇痛等功效。可防治下肢行动不便、蹲起困难、腿脚发冷等症,并对头痛、牙痛、手掌多汗和手掌麻木有一定疗效,还可调节改善性激素的分泌,促使皮肤细胞活跃,起到良好的养颜保健作用。 1、两腿并立,俯身屈膝,身体半蹲,两膝靠紧,两掌相合插入两膝内侧血海、曲泉穴之间。
九阳长寿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