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 年 12月 16日, 路德维希·范·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 当时波恩是人口不满三万的小城。城东靠莱茵河, 城北群山连绵绿葱葱。《梦幻曲》的作者舒曼曾写道: “……当莱茵河上的船路过此地, 外国人问巨人的名字时, 每个孩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船上的外国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舒曼的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说, 已是事过境迁。因为, 现在贝多芬是属于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命运》, 知道他的《英雄》, 知道他的《热情》《悲怆》,知道创造者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贝多芬 26 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 45 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 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182 4 年5月7 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 作曲家却全然不知, 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 使他面对观众时, 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 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1827 年3月 26 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终年 57岁。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使维也纳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 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 泪流满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音乐事业, 先后创作了九部交响乐, 32 首钢琴奏鸣曲,近 200 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恩格斯在谈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 这样写道:“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样壮丽的作品, 那你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耳聋, 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贝多芬,身高 5 英尺 4 英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 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 年, 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 年 11 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从 1796 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 幻想奏鸣曲)、< 克勒策奏鸣曲) 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 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 父亲是歌剧演员, 性格粗鲁, 爱酗酒, 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 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 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 十三岁当大风
贝多芬2123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