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医结合 治疗痤疮185 例 疗效观察__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85例疗效观察_001.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6年第27卷第1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85例疗效观察任保国(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 关键词:痤疮;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O7—2349(2006)01一OoO7一O2 自1994年12月~2004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痤疮,并与单独应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对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临床观察2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l_1]和《临床皮肤病学》_2中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5例,男25例,女2O 例;年龄16~35岁,;病程1月~8a,平均 l_5a!其中黑头粉刺4例,丘疹性25例,脓胞性1O例,囊肿性 4例,瘢痕性2例。西药组3O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 36岁,;病程1月~8a,平均l_7a!其中黑头粉刺3例,丘疹性15例,脓胞性8例,囊肿性3例,瘢痕性1 例。中西医结合组185例,男l1O例,女75例1年龄16~35 岁,;病程1月~8a,;其中黑头粉刺1O例,丘疹性135例,脓胞性2O例,囊肿性15例,瘢痕性5 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分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基本方:牡丹皮lOg,桑白皮 12g,黄芩12g,金银花12g,赤芍lOg,连翘12g,紫花地丁12g, 栀子12g,重楼12g,防风lOg,川I牛膝lOg,甘草6g。每天1 剂,水煎,分3次口服。1O天为1个疗程,共治2疗程。 ,,每天2次;甲硝唑片,,每日3次;维生索,每次20mg,每日2次。 1O天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 、剂量、用法、疗程均同上。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_1]。治愈:皮损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显效:皮损消退7O 8O以上;有效:皮损消退3O~7O以上;无效:皮损无明显变化或皮疹消退<3O。 表13组临床疗效比较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P< 4体会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好发于男女青春期或中年期,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清楚。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过高,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角化,皮脂分泌增多,痤疮表22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注: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P<,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4讨论现代医学认为RVVC为妇产科常见病,与假丝酵母菌属的耐药、治疗的不彻底、经常使用抗生素和避孕药、高血糖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其特点是复发率高,难以治愈故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应延长用药时间,治疗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除局部用药外,同时进行全身治疗。祖国医学中RWC属“带下病”,“阴痒”的范畴。其主要原因是素体脾虚,复感湿邪,湿蕴生热,湿热下注。中药内服有扶正固本,健脾渗湿的功效,在“治本”,防治复发可收到较好效果健脾渗湿止带汤,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止带,杀虫止痒的

中西医结合 治疗痤疮185 例 疗效观察__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185例疗效观察_00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