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导游词黔东南导游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经 107 17 20〞-109 35 24 〞,北纬 24 19 20〞-27 31 40 〞。截至 2016 年,下辖 17 个县市,首府凯里。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市,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内东西宽 220 千米, 南北长 240 千米。总面积 30223 平方千米。 201 6 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 万人,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 33 个民族,其中非农人口 万人。值得一游的好地方,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篇导游词,希望你喜欢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我们就要到达侗族文化中心黎平。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红军长征及在黎平的情况。 1930 年至 1931 年9 月,中央红军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一起, 连续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第一、二、三、四次军事围剿, 胜利地保卫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第五次反围剿时,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 抛弃了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 指挥红军采用冒险主义的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 实行正规战、阵地战。他们不顾敌人在装备上、人数上大大优于红军的实际情况,与敌人拼消耗,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使红军善打运动战、游击战的特长无法发挥, 使红军越打越少, 根据地越打越小。最后红军主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 1934 年 10月 18日,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 中国革命史上难忘的一天! 这天,中央红军分别从江西省的瑞金、会昌、兴国、宁都、福建省汀州等地出发。毛泽东带领中央三队从江西于都出发, 迈开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王明左倾路线领导者计划要到湘西建立新的根据地。在长征中,他们又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采取甬道掩护、大搬家式的夺路突围方式,抬着笨重的机器和坛坛罐罐每天只能行走一二十华里,使红军在蒋介石的围堵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至 1934 年 12 月初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封锁线时, 红军兵力损失三分之二,已由长征出发时的 86859 人,在到达湖南、贵州边境时,减少到 3 万余人。此时,蒋介石已完全知道中央红军转移的意图与转移的路线,遂在红军北去湘西路途上调集了 14 个师共约 16 万多人的兵力, 布成一个大口袋等待红军。在中央红军的背后, 尾追红军的桂军 2 个师约 6万人也紧跟到通道以南的湘桂边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中国工农红军到底往何处去? 中国革命将如何开展? 是继续按照左倾领导所坚持的要中央红军北上湘西去会合红二、六军团,让苦战两个月、战斗力与战斗人员异常削弱的红军,去与五六倍于己的优势敌军硬拼, 还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行动方针,这是关系到红军队伍和革命的生死决策。问苍茫
黔东南导游词(最新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