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人身死亡事故的反思(电力安全事故反思).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人身死亡事故的反思(电力安全事故反思).doc对人身死亡事故的反思(电力安全事故反思)—、事故统计简析供电所、变电站是地电企业组织的细胞,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沿阵地。去年,集团公司系统先后发生了6起人身死亡事故,从事故发生的地域分布看,北多南少,榆林4次,延安1次,宝鸡1次;从事故发生的基层单位看,供电所5起,35KV变电站一起;从死者年龄看,最小的23岁,最大的34岁,平均年龄不足28岁,均属青工;正式工2人,农民合同工3人,社会自然人一人。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安全简报对每期事故都进行了详细分析。纵观6起事故,虽然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违章引起的人身死亡事故,具体到每个事故,表现出的问题原因虽不尽相同,但工作经验不足,现场情况不熟,忽视操作规程,不按“两票”工作,仅有服务热情,缺乏电力常识,是导致人身死亡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讲,去年,查办案件力度增大,部分人员思想波动,工作中有情绪,心目中有委屈,头脑中有触动,职工队伍稳定性相对较差。从主观上看,6起事故的当事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现场监护不力,安全规程有规不遵,安全制度有令不行,安全纪律有禁不止。结合安康实际分析,从县电力局自身安全工作来讲,制度流于形式,监督机制缺乏,使违章难以发现,形成了常规性工作干不好,突发性事件不会干的情况。考核制度不能兑现,罚的多,奖的少;违章的多,处理的少;文件多,检查少;制定的措施多,落到实处的少。处罚往往是在事故发生之后,预控机制不健全,预防关口没有前移,反违章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安全监督力量薄弱,人员缺少,职责本末倒置,不是发挥监督作用,而是忙于落实安全措施,布置安全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另外,每年的安全交叉互查力度不够,只停留在文件检查评比的浅层上,真正的安全防患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点很难查出,而对检查的问题整改没结果。加之现场培训、指导提高不够,变电站人员配备不足,业务素质低,单人值班现象严重。“两票三制”是为了应付检查,安全活动记录变成了记录,“两措计划”针对性不强,反事故演习方案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是县局第一安全责任人没有按集团公司安全规定认真贯彻执行,没有发生事故纯属侥幸,发生事故是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必然结果。按照111东平度供电所的经验,四个不等式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恰如其分,即组织健全不等于发挥了职能作用;没出事故不等于没问题;高新技术不等于高保险;抓过了不等于抓好了。只是照本宣科,领导巡查记录中很少有存在问题和解决的三、今后抓好安全工作的几点想法去年自从电视电话会议后,抓安全的力度明显增大了,措施更加完善了,办法比以往更多了,安全工作没少抓,为什么人身事故仍然频发,不外乎两条,一是没有抓到点子上去,缺乏真对性;另一种是抓了,但没有抓到底。安全工作究竟如何抓,我认为:1、必须从头抓起(1)从头抓起,即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应心中有数,不仅清楚自己的安全责任是什么,怎样履行自己的安全责任,而且要清楚自己是否尽到了应尽的安全职责。必须做到要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2)从源头抓起,从规划、设计、安装抓起,凡是有章可循,凡是有人负责,凡是有人监督,凡是有据可查,从依法治企抓起,坚持重心向下,关口前移。(3)从人头抓起,既抓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要求每个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未

对人身死亡事故的反思(电力安全事故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