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广东骑楼的建筑风格.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广东骑楼的建筑风格.doc浅析广东骑楼的建筑风格浅析广东骑楼的建筑风格摘要:广州骑楼是岭南的特色建筑,是一种完美将居住环境与商业空间结合的案例。广州骑楼拥有悠长的历史,它是近代广州人民智慧的结品。骑楼建筑以其浓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装饰性纹样,连续的、统一的形成了亮丽的建筑风景线。骑楼作为一条中外文化的融合的结果,展现着历史的独特风貌,还有地域的特征和文化的特征。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的建筑形式。 关键词:广东骑楼;文化内涵;建筑形式;特色建筑 第一章绪论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所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建筑类型和城镇形式。例如,上海的里弄、江南地区的水乡、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窑洞和福建的土楼,当然,还有岭南地区的骑楼。 骑楼是具有广东当地特色的建筑形式,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同时是近代以来中国南部尤其是岭南地区主要存在的街道形式。广州骑楼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出现,是欧陆风格与东南亚地域风格相结合的一种具有岭南特点的建筑形式。它是本地敞开式店面建筑与外来殖民地的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很好的表现了广东建筑的特色。骑楼的建筑特点使得它很好的适应了岭南地区湿热多雨,季节性潮湿等的气候特征。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形成了广州大部分街道的建筑样式。现存的广州骑楼主要集中在上下九路、一德路等广州的老城区,一排排的骑楼伫立在道路两旁,形成广州特有的,极具文化底蕴的旧城区风貌。 第二章骑楼在广东的形成和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末广州骑楼开始出现。广州近代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上任之后大力推进洋务建设,在建设的同时,他非常关注沙面租借的建设,并对当时广州街道的混乱状态颇为不满。于是张之洞提出筑建长堤的计划,这是一项综合发展计划,在现在看来长堤计划改善了城市的物质建设,也是发展经济同时提高广州的传统业务的现状,对广州整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实堤岸的设想就是广州骑楼的原型,这项措施不但对堤岸,马路还有铺廊等都进行了严格的尺度的控制,,慢慢向近代的骑楼演化前,东南亚地区的骑楼是外来形式与当地地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近代岭南的骑楼类型包括三种,尤为突出的是混合式骑楼 广州骑楼大部分由传统的“竹筒屋”改造而成,骑楼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兴盛起来。当时的主要的商业街道纷纷采取了骑楼这种宜居宜商,居住与商业结合的建筑方式。在骑楼流行时期,广州西濠口的骑楼群堪称壮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34年建成的爱群大酒店,其一层所采用的骑楼结构是广州骑楼的典型。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骑楼作为岭南传统建筑的代表一路走来,到现在,已渐渐失去了居住的功能。伴随经济的发展,骑楼难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许多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经济中心也渐渐从老城区转移到新城区。位于老城X仍保留完好的骑楼现在更多地用于商业经营,如现在的北京路步行街,就是在原来传统的骑楼建筑群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如今的北京路,传统的骑楼被粉刷一新,传统气息与现代化气息相互交融。 第三章骑楼的风格样式建筑符号 在广州,骑楼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楼顶、楼身、楼底。骑楼的楼顶形态各异,有塔形的,也有的在正面挑出拱形雨棚,骑楼楼顶的造型非常丰富。 楼身的装饰也是各有不同,浮雕图案、阳台铸铁栏杆、也有窗洞形式等,丰富多

浅析广东骑楼的建筑风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