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松江区泗泾小学四年发展规划( 2012 学年—— 2015 学年) 一、办学基础(一)历史回顾松江区泗泾小学,地处松江东北部千年古镇——泗泾。创办于“兴新学”时期——1904 年, 前身为娄县高等小学堂。 1912 年改名为华亭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 1914 年易名松江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 1923 年泗泾镇第一初等小学校并入学校, 1953 年,由马相伯、史量才创办的私立养正小学并入。 1978 年,学校列为松江县重点小学。 199 2 年被编入《中国名校》。2003 年,学校迁建,入驻新校园。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 泗泾小学以“蒙以养正”为校训,延续百年薪火,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淀了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形成了学校优秀文化,学校历届领导和教职员工在发展中追求变革,教育学生,服务社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近几年泗小教育全面发展,先后在精神文明、体育、科技、艺术、知识产权、语言文字、安全、卫生、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获得市先进集体, 2009 年泗小又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上海市教育先进集体,是松江区仅有的两家教育单位之一;同时连续几年被评为松江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松江区“强师兴教”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学校、松江区精细化管理先进学校、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松江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泗小教学质量在区内位于前列,过去的四年中松江区教育督导中年年获得 A级,在2008-2012 年的四年发展规划专项督导成绩名列前茅,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肯定与赞扬。(二)现状分析 1、办学规模学校 2003 年迁新址,面貌焕然一新,占地面积 亩,24班规模,拥有 300 米的塑胶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场、塑胶篮球场、室内体育馆、舞蹈房、音乐室、电脑房、自然实验教室、美术活动室、闭路电视系统、校园信息网络系统。随着经济跨越式发展,生源急剧增加, 2008 年又新建了 1200 平方米的养正楼,改造了击剑馆、 2010 年又装备了现代化录播室等。学校现有 30 个班级,学生数为 143 7 - 2-2 人,平均班额为 人,是一所教学功能齐全、教育技术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学校。 2012 学年(统计到 2012 年9月)核定教职工编制数为 97人,在编教职工 92人, 平均年龄 33岁,女性 54人,% ,男性 38人,% 。30岁以下的 41人,31-4 0 岁23人,41-50 岁12人,50岁以上 4人。党员 30人,共青团员 29人。教职工本科及以上学历占 % ,硕士研究生学历 6人,本科 68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教师 8人,小学高级职称教师 33人,小学一级教师 32人,未定级 7人。 2、办学优势(1)学校办学质量全面发展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历来以“学风朴实,教风严谨、校风正气、质量上乘”而得到社会的称赞。迁入新校址以来的近 10年是学校发展最快、教育教学质量最好的几年,在体育、科技、艺术等几方面跻身市级先进学校行列。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辅导试点学校或基地学校。(2)队伍建设成效卓著 2009 学年暑期,通过学校中层干部竞聘、 2012 年松江区中小学校长岗位竞聘,学校对原有的行政班子进行了调整,除副校长吴逸文由区教育局安排到新桥马汤村国有民办学校担任校长外,目前班子成员有 11 人,其中书记 1 人,校长 1 人,副校长 2 人, 平均年龄为 岁,本科学历占 82% ,中学高级教师 2人,1人为上海市第三届双名工程培训基地学员, 1人为松江区第四届学科名师, 3人为泗泾镇学科名师、带头人。学校基本完成学校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基本稳定,教师队伍呈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发展趋势。学校现有 92 名在编教职员工, 教师本科学历及以上占 90%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 70% 左右, 其中中学高级教师 8 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 % 。学校拥有区名师 7 人,区学科中心组 4 人,镇名师 4 人,镇学科带头人 4 人,是一支充满朝气、战斗力的教师团队。(3)教育改革重点有突破学校积极推行绩效工资改革,深入推进《松江区泗泾小学岗位设置方案》,逐步实现学校人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形成了个体注重“基础+发展”、团队注重捆绑式考核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 - 3-3 既保证了合格教师的整体利益,又鼓励骨干教师、特长教师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学校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科研来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在区级重点课题《小学课堂教学细节优化的研究》引领全
松江区泗泾小学四年发展规划.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