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平凉市宝塔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学生姓名杨碧涛学号 201114190817 系别美术与设计学院专业艺术设计届别 2015 届指导教师王丽梅职称助教( 硕士研究生) 2014 年 10月 20日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内研究动态中国城市公园的产生、兴起和发展,可以从上海这一中国近代繁华都市发展中的一斑而窥全貌,在 1840 年以前,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上海的园林是以寺庙园林、私家花园的形式出现,即古典园林,有豫园、古猗园、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园等。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要,把欧洲的“公园”也引进我国来。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城市空间已不再是特殊的单一土地,而是综合的向外扩张的,追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开敞与联系的空间。随着城市的结构调整、功能开发,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建设不仅仅是建几个公园的问题,而是要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 使公园分布合理,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公园建设的背景,要求它应与城市构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象私家园林那般“孤芳自赏”或传统城市公园那般“故步自封”,它的开放性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公园开放性的实现层次除了考虑公园系统中公园与公园之间的整体性之外(公园系统的建设),还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通(具体单体公园的建设),同时,公园开放性所涉及到的内容,至少包括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及与城市文化的对应。公园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文化的承载形式上,现代城市公园对文化传统的表达主要体现为对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使设计具有现代感。传统文化形式的保留及再现不要仅仅局限于整体风格及具体材料方面,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出真正的文化内涵, 可以使用现代的一些布置手段,利用具有现代感材料的处理方式,借助园林要素的形式或符号,在设计中选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形式汇插到现代园林中通过以上分析,如何发展城市公园事业,需充分认识独特的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园发展的重要性,在追求休闲娱乐的同时,更要融入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我们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时,不能套用城市景观常用的模式来设计要突出项目原有的的特性。不能按照城市景观的方法进行设计,创造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创造特色地域文化。 国外研究动态世界造园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18 世纪 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更为恶化。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化作公共使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 1843 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共可免费使用的波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功利主义的兴起,本瑟姆( Jeremy Bentham )和米尔(
(精)杨碧涛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