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如何读诗艾青是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倾诉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关于艾青写作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内容概括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内容概括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作品风格:“土地的忧郁”、悲伤与反抗,、深厚、、感觉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朴素、,简洁明快,散文化、口语化。,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牛汉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芩内容概括主要篇目:1.《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2.《太阳》、《复活的土地》、《手推车》写作背景1957年错划右派,1978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内容概括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作品风格:、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旋律。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内容概括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诗坛泰斗:艾青主要篇目:《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内容概括艾青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专题探究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阅读诗集,不妨归纳分析一下,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哪些最让你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心灵共鸣?朗读这些诗篇,仔细体会其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探讨诗歌的意象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24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