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基于标准评价”即“基于课程标准评价”,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共同、统一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依据。评价之所以要基于课程标准主要是因为课程标准规范学业成就评价设计理念,提供学业成就评价维度框架,限定学业成就评价内容范围与认知要求①。美国课程标准一般包括内容标准、表现标准与学习机会标准。内容标准划定学习范围,描述学生应该知道什么以及能做什么;表现标准衡量学生对内容标准掌握程度;学习机会标准是达到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应提供保障,侧重于教育公平。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课程研究理论与实践者开始逐渐关注学,研究基于标准评价已有了适宜土壤;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可以说是基于标准评价先行者,本文通过介绍美国权威性全国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AssessmentofEducationalProgress,NAEP)来展示基于标准评价具体做法。一、基于标准学生学业评价背景 20世纪80年代,《国家处在危险之中》等一系列报告从国际比较角度表明,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不同种族之间教育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于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纷纷寻找原因。他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在于美国基础教育长期实行地方分权管理体制,造成课程上缺乏统一标准与要求。在此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展了轰轰烈烈“标准改革运动”,改革目标是建立全参差不齐状况。经过10余年发展,美国在课程标准制定与实施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各专业协会在美国教育部资助下相继制定了各学科标准,于1996年完成了所有核心学科全国性课程标准编制。同时,各州在国家标准基础上也纷纷制定了州一级课程标准。截至1998年,几乎所有州都完成了课程标准制定②。在制定与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课程实践者逐渐将改革目光投向学习者学习质量,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开发评价工具、编制测验,并在部分年级推行州学业成就评价,欲建立与课程标准相匹配教育评价系统。1990年,与“标准改革运动”相呼应,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开展了以州为单位数学评价,并规定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州层面数学与阅读测试③;1995年,美国又参加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规模空前“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大规模评价项目一方面为“标准改革运动”提供了大量教育统计数据,另一方面也成为“标准改革运动”重要组成部分,使教育评价达到了高潮,基于课程标准学业成就评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二、基于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支持体系 (1)《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2002年,美国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该法强化了基于标准学业成就评价,要求学业评价要与州学科内容标准相一致,将基于标准学业评价推向一个新高潮。该法提出以州考成绩作为联邦教育部考核州一级教育质量依据绩效责任制现已成为各州教育机构工作重点④,这一举措将学业评价结果与问责联系起来,评价与标准、问责之间建立起更为有意义联系。(2)各州政府政策支持 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标准改革运动”一部分,各州逐渐建立起教育问责制度,强化学校绩效责任,建立了与学校相联系奖惩机制,即对学业评价中表现优秀学校予以奖励,表现差学校予以扶助与惩罚。各州这种政策性导向强化了对基于标准学业成就评价深入剖析,如NAEP作为一项法定权威化评价体系,于20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