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doc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9年1月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 编制目的为了及时、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全面提高教育局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和促进我校政治稳定与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特制定本预案。(二)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依靠学校和广大教职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把保障教师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其它危害。预防为主,有效应对。提高全校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对高效、有序。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学校负责校内一般、较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和严重、特别严重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本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三) 编制依据《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四)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及其类别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伤亡、财产损失,影响和威胁学校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学校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四类: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龙卷风、暴雪、洋雹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2、 事故灾害。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学校内部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等。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血吸虫、肺炭疽、01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4、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五)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学校区域内可以预见或突然发生的各类严重、特别严重的突发公共事件。二、 组织机构与职责(一) 领导机构学校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学校班主任为成员。(二) 指挥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学校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组,作为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门应急指挥机构。其负责人由教导主任担任,必要时校长担任。应急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1、 贯彻落实省、市、区应急领导机构的决定;2、 负责指导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3、 组织、指挥、协调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三、 预测、报告、预警(一) 预测1、 学校组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体系,加强对学校监测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本系统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并涉及公共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制度,明确监测信息报送渠道、时限、程序。2、 应急工作组建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库,各科室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支持、配合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库的建设。常规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可能诱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主要危险物质和重大危险源的种类、特性、数量、分布及有关内容;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型及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