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教学案例_教学案例《估计》教学案例_教学案例《估计》教学实录与反思作者:邓华阳来源: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上传时间:2007-06-05人气:280 这是一个有93名同学的班级,这是一堂研讨课,这同时也是一堂动手操作课。在这堂课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有序的操作、积极的交流、和谐的合作、真情的流露;教师富有激情的评价、赞许的目光、真诚的鼓励。这些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度的估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长观念。 2、通过周长的估算,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修正自己的估算策略。 3、通过估算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长度观念。教学重点:对长度的估计教学难点:估算的准确性教具、学具准备:彩带、剪刀、直尺、一张奖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你能用身体语言表示出来长度单位吗? 师:请你表示出1米大约有多长? (生齐伸长手臂) 师:请你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 (伸手表示出一的长度) 师:1厘米大约有多长呢? (伸出大拇指,大拇指甲盖的宽) 二、操作感知,引导探究(一)估一估,画一画 1、师:我们已经知道1米、1分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直尺画出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吗? (生一起在本上画) 师:请同桌同学互相检查,你认为同桌同学画的很棒的请举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师:不用直尺,你能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吗?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画? (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余同学自己在本上画) 师:谁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画的吗? 生1:我们刚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8厘米比10厘米短2厘米,我估计出2厘米的长,剩下的就是8厘米了。师:你借用了刚才的线段,真不错!谁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2:我用方格纸画的,一个方格大约1厘米,我数8个格子就行了。师:(伸大拇指)这种方法也可以。如果你没有方格纸,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我就用他(第一个同学)的方法。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大拇指来比,指甲盖大约长1厘米,象这样按着数8个就可以了。师:不错!不错!你能很好借用身体语言,很棒! 2、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请用直尺量一量,看谁画的线段最接近8厘米。(耶!我画的刚好!我画的正好是8厘米!) (哎!我画的有点短了!我画的有点长了!) 师:(微笑着说)有些同学画的不是很接近,同桌的同学愿意帮助他们吗? (不一会儿,同学们便画好了。) 师:看来你们的方法真是很有用。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这位同学画的8厘米长的线段。好——短——哟! 师:我们用直尺来量一量。生齐说:长——了师:同学们刚才在本上画的8厘米长的线段和黑板上画的,为什么一个看着长一些,一个看着短一些呢? 生1:因为黑板离我们远一些,看着短一些,实际上长一些。师(点点头)还有谁想说? 生2:因为粉笔粗一些,铅笔细一些,黑板大一些,本子小一些。画出的线段感觉就不一样。。师: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也这样认为的。 3、师:大家有了画线段的经验,也分析出了一些失利的原因,让我们再来画一画,有信心画的比较接近吗? 生齐说:有信心师:请大家画出长15厘米的线段,看谁画的比较接近。(生一起画) 师:请同桌同学检查一下,你认为他画的比较接近的,就奖一面小红旗。师:请得到小红旗的同学举手。(齐刷刷的举了起来) 师:恭喜你们!太棒了!(伸出大拇指)
《估计》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