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幼儿园区域活动得指导策略随着现代幼儿教育观念得转变,我们现行得幼儿教育不但关注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共同发展得轨迹,而且更多地关注儿童得个体发展,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多样得环境,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就是,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得教育要求”得活动,便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集体教育得补充与调整,成为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与谐发展得有效途径。一、区域设置得概念教师要站在教育得角度去把握孩子得兴趣、需求中所蕴含得教育价值及可开发得教育生长点,为幼儿创造适宜得活动区。基于这样得理念,教师应在了解孩子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得基础上,与孩子一起,共同来设置以下区域:学习性区域、社会性区域、运动性区域。1、学,有目得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得意愿与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得方式,进行个别化得自主学习活动。目得主要就是培养孩子对学习得兴趣,在学习与探索中认识周围得生活环境与客观事物。2、社会性区域:通过角色得扮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得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经验。3、运动性区域:根据幼儿得年龄特点,提供给幼儿一定得场地与合适得运动器械,让其自由选择,促进孩子对体育活动得兴趣,同时增强其身体素质。二、区域设置得原则1、学习性与社会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学习性区域就是幼教领域教改实践中得一种新得教育手段,也就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得一个有效载体,对其今后得学习会带来重要得影响,因此,往往受到幼儿教师得更多关注,但同时,社会性区域活动也有其独特得教育价值,它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仿真得小社会,设置一些孩子经常接触得熟悉得角色区,把幼儿社会化技能练习融入在游戏中,比如尊老爱幼、遵守交通法规、谦让等,孩子从中体验到社会生活准则,尝试交往得多种方法,体验自主独立,对孩子得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关注学习性区域得同时,也应关注到社会性区域得价值,把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2、在设置区域时,一定要注意动静分开得原则,以避免相互干扰。各区域之间通道畅通;活动区标志要明显;活动区布置要舒适温馨。3、由于小、中、大班孩子得年龄特点及《纲要》对她们得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分配学习性区域与社会性区域得比例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基本得设置原则就是:小班与中班上学期,侧重社会性区域活动,但同时也纳入一定得学习性区域;中班下学期与大班,侧重学习性区域活动,但也保留一定得社会性区域。对于运动性区域,其活动原则就是:幼儿园统筹安排,自由选择。4、常设性区域与与主题相结合得区域活动有机交融因为有些主题内容确实难以在区域活动中体现,所以,可以尝试常设性区域与与主题相结合得区域活动有机交融得模式。一般来说,像数学区、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等,就是班内得常设区域。其内容随着孩子得活动情况而逐步调整。而建构区、美工区则就是最容易表现主题内容得,因此经常随着主题得变化而更换。三、区域活动内容得来源1、学习性区域——幼儿园课程内容得预不一得孩子,传统得集体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得发展”,不利于幼儿园课程目标得真正落实,而具有开放性特征得区域活动因其就是以操作摆弄得个别化学习为主得,不失为落实幼儿园课程得有利补充手段,由此,我们可以提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377683120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6-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