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doc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摘要】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VE71)等数种肠道病毒为主要病原的一种传染病⑴。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托幼机构为本病的主要流行场所⑵,每年的5-7月为本病的流行高峰。2008年3月,安徽省发生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后,5月2日卫生部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九2010年4月份我县部分乡镇有病例报告,呈大面积散在发病,进入5月份城区病例报告呈明显上升趋势,疫情历时63天,累计报告发病316例,造成城区三所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经病原学采样送检8份疱疹液样标本检测,检出CoxA16病毒4份,证实是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引起的暴发疫情。现将一所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结果通讯地址:清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史文成姚银娣王旭明邮政编码:,波及人数674人。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首发病例裴海鑫,男,4岁,在清水县第一幼儿园小四班就读,于2010年4月29日发病,发病前一周内无外出史,家中其他儿童无发病史。末发病例彭潇轶,女,5岁,在清水县第一幼儿园中一班就读,发病日期为2010年5月18日,诊断日期为2010年5月19日,患儿发病一周内在园内有生活接触史。3时间分布4月29日至6月5日,37天,累计发病16例。,其中小一班3人;小二班4人;小三班2人;中一班1人;中二班1人;中三班3大一班1人;大二班2人。年龄分布:4至6岁之间,其中4岁9例,5岁4例,6岁3例。男性9例,女性7例。密切接触者512人。5临床表现患儿大多在口腔黏膜、手掌心、足掌心、臀部等散发疱疹,大多有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个别病例伴有1-2天低热。经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在1-3天疱疹可退去一半,5-7天痊愈。,检出CoxA16病毒4份,其余4份为其它肠道病毒。,家长负责护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发现类似症状立即就诊,幼儿园闭园2周,如再出现新发病例,再顺延闭园时间。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及时隔离新发病例。,保持空气清新,加强日常清扫和消毒工作,对所有教室、寝室、玩具等进行终未消毒,被褥在阳光下暴晒。3加强疫情报告幼儿园实行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医疗单位在救治的同时密切注意疫情动向。,倡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活动前后、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让家长手足口病和其它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会的防病意识。讨论1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判断本次疫情是一起由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本次疫情虽呈暴发流行,但发病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短平均4天,没有收入病房留观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居家式隔离治疗,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0-06-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