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信泰富奇迹解迷.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信泰富奇迹解迷中信泰富资料: 资产:,,年均增幅930%。中信泰富资产、负债及股东资金自91年至95年的变化股本:,8年时间,股本扩张了14倍。股价:1991年,-,,年均涨幅154%。市场地位及市价总值:1993年跻身恒生指数33只成份股之中,,居香港20年间市价总值最大,上市公司第10位。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10多年间,中信泰富业务迅猛发展,屡创奇迹。这奇迹是如何取得的? 通过收购取得上市地位企业上市主要有二条途径,一条是初始上市的途径,即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和交易所的规则,将企业“包装”成符合要求的公司,发行股票,挂牌交易;另一条是“借壳”上市的途径,即将已经上市的公司收购过来以为“壳”,把企业资产及相应业务装入“壳”中,同样取得上市地位,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于1985年成立,1986年成为上市公司,是年,中信(香港集团)通过收购泰富发展取得上市地位,此间有二点意义重大: (1)中信(香港集团)借壳上市之路,规避了初始上市的一系列法律程序,避免了复杂甚至是艰巨的企业“包装”过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中信(香港)通过成功收购泰富发展一举踏足香港证券资本市场,借“壳”上市是企业踏足证券资本市场的便利途径。(2)中信(香港集团)收购泰富发展有限公司,不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泰富发展向中信(香港集团)(%)。收购现有股权,往往导致市场股价波动,或因交易谈判等因素导致交易费用增加,从而造成收购成本难以控制,收购结果亦往往显现“不测风云”。中信(香港集团)以预先“锁定”,%股权,整项收购一步到位,处理得干净利索,避免了市场波动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注入前景乐观或收益稳固的资产中信入主泰富之后,市场投资人士普遍认为,具强大中资背景的中信(香港集团)会用注入资产的方法壮大中信泰富,使中信泰富从一个实力很有限、市场中排不上地位的小公司发展为市场地位显要的“大蓝筹”股。事实的发展真如人们的预期,中信(香港集团)将属下的工业大厦、货仓、港龙航空股权、国泰航空股权及澳门电讯股权等资产一个又一个地注入中信泰富,令中信泰富跳跃性地实现资产扩张和实力壮大。在这种资产注入,有二点颇值得玩味: (1)这种资产注入,实质上是中信(香港集团)将属下的资产及业务出售给中信泰富,从中信泰富手中套取现金用于购置或发展集团公司的新资产及新业务,中信泰富则利用其上市地位不断地从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来收购这些资产,以此来实现集团公司的资产套现。这个过程可演绎为:资产从中信(香港集团)流向中信泰富;资金从证券市场流向中信泰富

中信泰富奇迹解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