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 上海南京路上海南京路是世界上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也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广义上的南京路包含了现上海十大商业中心里的两个——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狭义的南京路即1945年以前的南京路则专指今天的南京东路(南京路步行街位于其中)。目录简介古建筑群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其他相关南京路[1]起源于1851年从外滩通往河南路抛球场的花园弄(ParkLane)。1854年延筑至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正式定名为南京路。自1905年至1911年,犹太人哈同在南京路铺硬木路面。道路两侧地产一半属于他。1908年3月,通行有轨电车。1925年5月30日,在贵州路口老闸捕房门前发生“五卅”惨案。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租界被废除,民国上海市政府统一将南京路更名为南京东路,原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统称南京路,全长约5公里。1953年南京东路拆除因有轨电车而铺设的铁藜木路面,改铺混凝土路面。20世纪初,沿路陆续有英资开设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今连卡佛)和汇司公司,合称为前四大公司或老四大公司;而侨资开设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则合称后四大公司。此外还有协大祥、老介福、亨达利、恒源祥、张小泉等专业特色店铺,成为上海最繁华的马路。古建筑群 19号--汇中饭店(PalaceHotel,1908);今和平饭店南楼 20号--沙逊大厦、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北楼 98-114号--福利公司 99号、四川中路346号--迦陵大楼(1937);嘉陵大楼 114-142号--哈同大楼;慈安里大楼151-171号(江西路口)--美伦大楼 181号--电力大楼(1931) 353号--大陆商场、慈淑大楼/东海大楼、友谊欧洲商城、东海商都 627-635号--老、新永安公司(1918);华联商厦、华侨商厦 690号--先施公司(1917)--上海时装公司、东亚饭店 720号--新新公司(1925)--上海第一食品公司 830号--大新公司(1934)--上海第一百货简介南京东路东起外滩中山东一路, 30年代南京路盛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599米。其中穿过河南中路,且从河南中路以西开始演变为南京路步行街。相比起南京西路与大众产生距离般的高贵奢华,南京东路享有更恢弘的“购物天堂”之美誉,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每到节假日这里总是人头攒动,一片热闹繁华之景。路旁遍布着各种上海老字号商店及商城,大店名店林立,百业兴盛繁荣,各式商厦、优秀建筑聚集交汇,商街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正是这种多样性的包容;互相渗透与吸收、涵盖古今中外精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发展向前的坚定信念,使南京路充满勃勃生机,展现出它百余年不落的繁华。作为上海绝对的“黄金地段”,它也是经营者必争之地,旅游者必到之处。历史上它是政治风云迭起之地,今天更是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展示之地,岁月赋予了它历史的文脉,发展给予它经久的气息。老南京路作为上海最著名的商业街,解放前曾为全球三大顶级商业街。其中的四大环球百货: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共同创亚洲百货业无数先河,包括第一个使用自动扶梯;第一个在百货公司设空中花园;第一个将杂耍场、魔术表演、赌场、咖啡厅、顶级餐厅、茶室甚至于酒店和服务式公寓和百货公司融为一体的业态;第一个使用空调系统;第一个售货人员采用统一制服;第一个开据发票;第一个开始展开质量保证期制度等售后服务。发展至今,南京东路商街形成了以二三线品牌为主要定位的中档商业街,消费客源以外地游客与本地中老年人为主。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步行街位于 南京东路夜景南京东路的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全长1033m,[2]路幅宽18~28m,占约南京东路总长的三分之二,是集购物、旅游、商务、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步行街。漫步于步行街时总能体会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彩色的铺路砖石、统一的路心售货亭、两边各类时尚流行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可爱的观光小火车,以及设计别致的城市雕塑……这些都构成了上海的现代都市风景。步行街路面铺设彩色砖石,,金带所使用的材料是意大利进口的印度红花岗岩,金带上另有37个雨水窨井盖,盖面刻有上海不同时期的建筑。路面还设有无障碍盲道。道路两旁设有座椅、花坛、电话亭等公共设施。在河南中路、浙江中路和西藏中路口分别摆有3座雕塑,主题分别为:“三口之家”、“少妇”、“母与女”。在河南中路入口及西藏中路出口另树立有“南京路步行街”街碑。步行街的中部是一座世纪广场,广场为演出需要设立了一个舞台,“东方宝鼎”和景观钟,周围是花团锦簇。沿路老字号①老大房光绪初年,上
上海南京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