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文艺青年不知道是谁做的调查,说眼下的年轻人,70%有两个相同的理想:一个是身无分文走一遭天涯,目的地毫无疑问,必须是西藏;另一个理想是开一家自己的小店,卖咖啡、书、手工本子、特色小吃。前一个不必多说,早有乌泱乌泱的年轻人完成了这个宏愿,有人上个月去西藏,说当地到处都是乌泱乌泱的学生,30岁左右已经足够在其中自称老朽。后一种因为涉及人民币的缘故,导致多数文艺青年对此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后来,我果然目睹到一些年轻人开的理想小店。那是在中国最后的乌托邦——大理。大理游人不多,导致物价不涨,于是慢慢聚集起一群老中青闲人。老年和中年,大多隐没山脚市井,不太抛头露面,人民路上打天下的,全是一群外省文艺青年。倘若你有开店的理想,在这条南北向的小路上晃荡一圈,没准儿也马上起了要开店的念头。一是这里房租便宜,月租不过千元就能租赁一个店面,一幢两层小屋的年租只需一两万元;二是风景绝佳,况味十足,上苍山,下洱海,中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石板路;三是目标客户群层次不错,能溜达到这条路上的,多是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或是小住大理的超级大闲人。条件如此得天独厚,但这条路上,始终没能出现一家让我一见倾心的小店,倒是不少小店,进去就能让你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先从两家咖啡馆说起,两家小店像孪生婴儿般紧紧挨着,一家叫“夜如梦”,一家叫“月如钩”,白天看起来还不太起眼儿,晚上同时点上红色灯泡,一家坐着一个齐刘海女子。虽然她们只卖15块钱一杯的咖啡,可我想破脑袋都想不通,为什么两家简陋的小咖啡馆会有小镇发廊的风味? 还有一家比萨饼店,兼营各类甜品,里面照样是拼命想跟品位发生关系的各类装饰。如果你点一份水果沙拉,可爱的女店主会嘟着嘴说:“那我出去买水果。”这时候你既不好意思退,也不好意思埋怨,于是索性说:“那再点个比萨。”等水果和比萨一起上来时,保证已经快半夜了。上比萨时,那店主照旧会说:“我帮你们多放了一点火腿和芝士,应该蛮好吃的,对吧?”于是尽管味道实在
初中语文 文摘(人生)伪文艺青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