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后北大休学挣下千万身家 80 后北大休学挣下千万身家 200 9年08月06日 05:5 0 华西都市报为何那么多人喜欢阅读财富故事?因为朋友们都想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或者自己完全没有的财富经历。看看别人是怎么富裕起来的, 在愉悦自己的同时, 也给了自己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信心。追求财富、创造财富, 也是一种美德, 和追求高尚、追求品位、追求美女是同样的、是平等的, 也是其他的那些美好追求的基础。华西财富志,阅读您同龄人的财富故事,创富 80 后,中坚 70后,稳健 60 后,都为您准备好了,剩下的是阅读,是阅读后的行动……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孵化园内, 25 岁的袁旭和 50 多位年轻同事相比并不显眼,但一张嘴就让人感到有股“大哥”的历练范儿。身为四川迅游科技总裁,袁旭自称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岁。他在去年自掏腰包买了辆约50 万元的雷克萨斯 ES35 0 高级轿车,“我这年纪,没几个会买这种显得很稳重的车。”过去 10 年,袁旭通过在网络业中的摸爬滚打赚得第一桶金。而最近运作的网游加速器项目则被投资机构估值上亿。袁旭持有小股并担任总裁。对退学北大,他不是太在意,但希望有一天能重返学堂完成充电。对淘金成功, 他承认每次做项目, 都要找年长的高手搭档,“光环只放在我身上是不合适的。希望大家更关注我们的技术前景。”对于外界聚焦, 袁旭也有些烦恼, 感兴趣的网友不断对他进行人肉搜索。在一个成都 IT 人常泡的论坛上,有的说他是靠做私服起家,有的则说他是家庭很有背景。真相究竟如何? 第一桶金初中创业赚了 20 万元“我不是什么富二代。”对于网络传言, 袁旭不屑地一笑。“父亲是个普通的银行职员,母亲是教师。”从小喜欢电脑的袁旭说, 为了能上网, 他当年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网吧,替网吧老板做技术员,以换取免费的网络时间。 1998 年还没有网游,流行的 mud 能通过文字描述场景来进行互动游戏。高级玩家可以通过简单编程来体验竞争的乐趣。迫于上网的经济压力, 袁旭和他通过网络结识的朋友开设了“江湖聊天室”, 为了提高互动性,袁旭把文字 mud 的部分功能移植到了“江湖聊天室”,聊天室里的人物可以有自己的属性, 可以互相虚拟攻击, 让聊天的趣味增强了很多。袁旭则尝试出售聊天室中的虚拟道具, 凭借这个小小创意, 读初中的袁旭和搭档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 万元人民币。袁旭很聪明, 但一张娃娃脸怎么让人家放心交钱?他的第一个搭档是在雅安当地做箱包销售的生意人。“当时搭档就出面负责收钱。”父母非常支持他创业, 最初借了 3 万元租服务器。“赚到钱后, 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欠的 3 万元钱还了。”北大休学二次创业狂赚 100 万高中, 袁旭依旧用所有的课余时间泡在兴趣上。当时流行的一款游戏是《暗黑破坏神》,只能局域网对战。袁旭就和耍 mud 的一个程序员提出,不如做一个多人战网游服务器,后来两人在雅安开了服务器。“最高时做到 5000 人同时在线。这个项目持续了 2 年。后来玩家数量减少了,就把这个服务器关掉了。”为了说服父母, 袁旭利用所有业余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而在学校里仍然是“尖子生”。高三毕业,袁旭考入了北大计算机系。这时他发现了另一个商机。随着网络业的兴起, 为网站主提供服务的 IDC 呈现出大量需求。袁旭找到朋友帮忙,在进大学前的暑假开设了雅安民
80后北大休学挣下千万身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