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麦茬牛膝种植技术.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麦茬牛膝种植技术.doc麦茬牛膝种植技术一、选地备播小麦收获后种植牛膝的地块,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向阳高燥、土壤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盐碱地、重黏土地、涝洼地和土层薄的地块不可以种植。小麦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后,把较长的(长10厘米以上)和堆积的小麦秸秆搂在一起,放置一边备用,然后每667平方米(1市)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磷酸二铉3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旋耕土壤,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镇压(表土不可过虚)。根据地势,每隔1〜2米开一条排水沟。二、 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风选,选择饱满的种子,在口光下晒两天。播种的前一天,将饱满且经过日晒的种子,放入20°C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三、 播种技术小麦收获后,如果是条播的小麦地块,可在收获小麦后的带麦渣垄内,逐行开深1〜2厘米的浅沟,把牛膝种子拌细沙土均匀撒入沟内后覆土,覆土量以看不到种子为宜,不可过厚,然后镇压。如果是撒播的小麦地块,在土壤耕翻后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播种。大面积种植的,可以用专业的播种机播种,调整好播种器,使播种深度1〜2厘米,行距20厘米,种子株距2厘米左右,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工作程序,能大幅度提高功效。由于麦茬夏播牛膝密度稍高,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以2〜3公斤为宜。播种完毕,把备用的小麦秸秆稀薄均匀地撒在地面,以减少阳光的照射,保持表层土壤湿度,同时可减缓播种后出苗前出现下大雨的情况时利其造成不利影响,有利于出苗整齐。四、:在保持土壤湿度和土表不板结的情况下,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当苗高2~3厘米时,进行中耕松土,同时把过密的苗(疙瘩苗)疏去并除草。间苗定苗:当苗高4〜5厘米时,按株距4厘米进行间苗;当苗高6〜8厘米时定苗,保持株距8厘米左右,同时拔除田间杂草。斩除侧根:定苗后生长5〜7天、苗高12〜15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将表土内的侧根锄断,以利于主根向下伸长,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水分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应保持土表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洒水;苗期要保持表土干松和下层土壤湿润,以利根向下生长;到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主根基本不再向地下生长,应适量加大灌水量,以利主根加粗;9月下旬至收获,要控制水分,不需要再浇水,并要注意排水。打顶促根:进入8月份,对生长过旺的植株要及时打顶,留植株高35-40M米,上部用镰刀割顶,促进主根加粗,以后连续打顶2~3次。:(1)白锈病。发病初期在牛膝叶背而呈现白色的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也就是抱子堆,可引起牛膝叶片黄枯,最后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2) 叶斑病。叶片染病初期,在叶而上产生许多水渍状暗绿色圆形至多角形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在叶脉间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多角形斑;叶柄染病初期出现黑色短条斑,稍凹陷,叶柄干枯卷缩。防治方法:去除病叶,以减少病菌源;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以减少水流传染。药剂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硫

麦茬牛膝种植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