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姓名:马秀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指导教师:陈洪江
20070401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研究生:马秀丽年级:2004 级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导师:陈洪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文摘要
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长期以来在工业偏向、城市偏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主导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这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
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三农”问题症结。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的原因
表明: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制使农民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缺乏话语权,导致农村公共产品
供需失衡;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职能错位、缺位、越
位,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正值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时,党中央审时度势,在统筹城乡
发展基础上,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基础上,十六届
五中全会则正式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
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
国力显著增强,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因此,
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力度。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为农村公共产品改善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确立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共
产品供给短缺的状态尤为重要。
本文把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新农村建设的切入
点,以公共产品基本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财政学
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成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纵向和横向
比较分析、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着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为主线,通
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现状的描述,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显然
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下,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迫在眉睫。借鉴韩国的新村运动和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的经验,公共
产品供给应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政府所做的一切都要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
I
脚点,把农村公共产品、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我性原则为主,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
给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而让农民也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本
文包括导言在内共五个部分:
导言: 交代选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这一题目的研究
的背景及目的、并对国内外学者在本问题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第一部分:公共产品理论概述。介绍公共产品的概念、特征、分类、公共产品的政府
供给等;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分类、特殊性及供给主体等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概揽。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形势,
惠农的公共政策及其影响,虽然这些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经济实惠,缓解了当前的农村
矛盾,但农村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
第三部分: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透视。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
的现状:总体上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城乡差距扩大化等问题,深刻分析了导致农村
公共产品供给这种状况的原因。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创新。这部分是本文的重
点和落脚点,结合前两部分的分析,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还有
相当差距,联系实际,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创新:明确
政府角色定位:为广大农民提供需要的公共产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的覆盖面,使
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产品等。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财政
II
Study on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and Constructing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Abstract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