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店铺十四大数据分析指标 一、 营业额 1、 营业额反映了店铺的生意走势,针对以往销售数据,综合各地各店实际顾客消费状况,通过对营业额的每天定期跟进,每周总结比较,以此来调整货品结构、商品陈列、促销推广活动 。二、 区域货品销售额 区域货品销售额即店铺中各个品类货品的销售额,通过各品类货品销售额的分析可以了解 :1、 各品类货品销售情况及所占比例就是否合理,为店铺的订货、补货及促销活动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做出更完善的货品结构调整,使货品组合更符合店铺顾客需求消费情况;也就就是我们所说的以销定采;2、 了解该店或该区的消费结构,即时做出补货、调换货的措施,并做出针对性陈列调整,从而优化库存结构,对于销售额低的品类,则应该考虑在店内采取适当措施(如促销、主推)加强消化库存;3、 比较本店各类货品销售与公司正常销售比例,得出本店销售特性,对比公司销售占比低的品类就是否考虑增加陈列展示及主推动作,如就是本店特性的话,可考虑直接进行不经营该品类; 三、 前十大畅销款 1、 定期统计分析前十大畅销款,了解畅销原因(卖点提炼)及库存;2、 根据销售速度及周期对前十大畅销款设立库存安全线,适当做出补货或寻找替代品的措施;3、 利用畅销款搭配一般款或滞销款进行区域陈列,达到带动销售目的。四、 前十大滞销款 1、 定期统计分析前十大滞销款,了解滞销原因及库存;2、 寻找滞销款卖点;3、 调整滞销款的陈列方式及位置;4、 制定滞销品的销售刺激政策 ;5、滞销款关注正常就是以周销、10天销、15天销为零或1件以下进行数据筛选;6、 对滞销品调货/退货,或准备促销 。五、 连带率(销售件数/销售单数) 1、 连带率的高低就是了解店铺人员货品搭配销售能力的重要依据;2、 连带率低于1、3,则应立即提升销售能力;3、 连带率低时,应调整关联产品的陈列位置,如把可搭配的产品陈列在相近位置,在销售时起到便利搭配的作用,提升关联销售,同时检查促销策略,鼓励顾客多买;六、 坪效(每天每平米销售额) 1、 例如,店铺月坪效=月销售额/营业面积/天数,此指标能分析店铺面积的生产力,深入了解店铺销售的真实情况;2、 坪效可以为铺货提供参考,及定期监控确认店内库存就是否足够,坪效的分析意义也意味着增加有效营业面积则可增加营业额;3、 坪效低的原因通常有,销售技能低,陈列不当,品类缺乏,搭配不当等;4、 坪效低应思考: 橱窗就是否大部分陈列了低价位产品、导购就是否倾向于卖便宜货、黄金陈列位置的货品销售反应就是否不佳、店长就是否制定了每周的主推货品、区域品类货品整体价格带就是否偏低;七、 人效(每天每人的销售额) 1、 店铺月坪效=月销售额/店铺人员数/天数,此指标能分析店铺导购员的销售能力;2、人效可以为店铺定编提供参考;人效的高低还要结合销售额进行分析;当销售额同比不变情况,人效的提升,说明定编可进行调整;当人员不变情况下,人效的提升,说明导购技能的提升,带动整体业绩的提升;3、 人效低的原因通常有,定编不合理、导购技能底下、人员排班不合理等;八、 客单价(销售额/销售单数) 1、 客单价的高低反映了店铺顾客消费承受能力的情况,多组织适合消费者承受的价格带产品,有助于提升营业额;2、 比较店铺中货品与客人承受能力就是否相符,将高于平均单价的产品在卖场做特殊陈列; 3、 用低于平均单价的产品吸引实
零售店铺十四大数据分析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