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焊接定义及本质1、焊接定义: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金属,使被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的金属连接方法。金属连接方法:铆接、黏结、螺纹连接、键连接。2、焊接本质:使被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即被焊件达到晶格距离(3-5×10-10m)3、焊接的优点:1)节省材料,降低结构重量;焊接接头的强度高,承载能力高。2)焊接工艺简单,生产率高。3)焊接接头质量好。4)焊接的适用范围广。5)劳动条件好,劳动强度低。4、焊接方法的分类:1)熔化焊:焊接过程中,被连接部位需加热熔化。2)固相焊(压力焊):焊接过程中,工件必须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3)钎焊:通过添加焊剂完成焊接。二、焊接技术的发展状况焊接技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随着电子技术、冶金技术、金属材料等学科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设备制造、桥梁、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等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三、教材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基本原理、工艺与设备使用;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焊接结构的制造过程;焊接缺陷的识别与常用质量检验方法;其它常用的焊接方法与切割方法简介。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金属对不同工作条件的适应性,分为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工艺性能:金属对各种加工工艺方法的适应性,包括切削性、焊接性、铸造性、锻造性。一、金属的力学性能强度:弹性强度(бe),材料不产生永久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屈服强度(бs):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承受的应力;抗拉强度(бb)材料在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延伸率:δ=(δ10:l0=10d0,δ5:l0=5d0);截面收缩率:ψ=硬度:表示固体材料局部表面抵抗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是衡量金属软硬的力学指标。1)、布氏硬度:分为钢球实验(HBS,用于硬度值小于450的材料)和硬质合金球实验(HBW,用于硬度值小于650的材料)。特点:测量结果较准确,但实验时压痕较大,检验成品受限制,常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原材料的硬度。2)、洛氏硬度:以HR表示,也属于压入式硬度实验,根据压痕深度确定金属的硬度。特点:测定迅速,可直接从表盘读取结果,可测定高硬度材料适用于测量成品或较薄材料的硬度。3)、维氏硬度:以HV表示,实验原理与与布氏硬度原理基本相同。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冲击实验时试件开U型缺口(常温)和V型缺口(用于常温、高温、低温)。二、金属的工艺性能焊接性: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铸造性:金属能否用铸造的方法获得合格铸件的性能锻造性:金属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切削加工性:§、牌号与钢ωc(含碳量)≦%的铁碳合金一、钢的分类1、按化学成分分碳素钢(ωc≤%为低碳钢,ωc≤%为中碳钢,ωc≥%为高碳钢)和合金钢。2、按质量等级分以S、P等有害杂质的限量危依据,分为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和特级优质钢。3、按冶炼方法分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特殊冶炼炉钢。4、按脱氧程度与浇注制度分分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5、按金相组织分退火钢、正火钢。6、按用途分工具钢、弹簧钢、锅炉钢、焊条用钢、压力容器钢。二、钢材1、板材经冷轧、热轧而成,-120㎜,宽度为500-3000㎜的钢材。板厚小于等于4㎜为薄钢板(冷轧或热轧),大于4㎜为厚钢板(热轧)。2、管材无缝钢管,钢管20-76××3000倍-GB3087-82(用20钢制造的外径为76㎜、㎜的热轧钢管,直径与外径为普通精度等级,长度为3000㎜的倍尺);钢管拔20-76高××5000-GB3087-82(用20钢制造的外径为76㎜、㎜的冷拔钢管,直径为高级精度,壁厚为普通精度,长度为5000㎜)3、型钢包括工字钢、角钢、槽钢、方钢、圆钢等4、线材§、碳素结构钢普通碳素结构钢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汉语拼音字母Q、屈服点数值(分195、215、235、255、275五个档次)、质量等级、脱氧方法(F-沸腾钢,Z-镇静钢,B-半镇静钢)组成。例如Q235-A?F,表示钢的屈服点为235MPa,质量A级,沸腾钢。优质碳素结构钢ωS≤%,ωP≤%,牌号以两位数字表示+规定的符号表示,例如2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二、低合金结构钢在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构成,牌号以数字(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合金元素符号+数字(合金元素的百分比)表示。%、含锰2%左右的合金钢。三、专业用钢1、锅炉钢具有一定的高温
焊接论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