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保障.doc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 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保障(宁夏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与甘肃省、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水土流失面积36849km2,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土壤侵蚀类型有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及水风蚀混合侵蚀。据监测资料测算,全区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约1亿吨。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区各级监测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抓机遇,加大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力度,开展了监测网络建设、监测项目管理、监测制度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使全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不断迈进。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逐步健全了全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 在2003年以前,我区没有专门的水土保持监测管理部门,监测工作一直由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负责。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也不全面,仅有盐池、彭阳、西吉、海原4个建于70年代的水土保持试验站从事专门的水土保持常规观测和试验研究工作,监测方面的专业人员普遍缺乏。在2003年前后,我区乘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的东风,率先成立了自治区监测总站,其后石嘴山、银川市、吴忠市、固原市4个水土保持监测分站相继成立。并通过积极挖潜,对原有的4个水土保持试验站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通过设备更新、设施改造、技术培训、人员调配等方法进行监测职能扩充,在2004至2005年期间,由区监测总站筹措筹措资金先后对现有3处以水力侵蚀监测为主的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了设施改造,对1处以风力侵蚀监测为主的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了迁址,初步建立起了区、市、县三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网络等,基本实现了监测机构设置健全、监测站点布局合理,为我区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与监测方法的探索,一是由自治区监测总站牵头与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试验站联合开展了全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黄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区茹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国家农业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黄河流域淤地坝坝系工程建设等水土保持监测项目13个,探索出了适合我区的监测方法和监测指标体系,为今后同类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充分行使监测管理职能,督促指导监测单位开展完成了水利、电力、交通、煤炭等一批国家、自治区重点开发建设项口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目前,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基本上都按照要求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全区形成了建设单位重视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积极寻求与有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合作的良好局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广泛与科研实力的单位、院校开展课题合作。一是与宁夏水文水资源局合作,开展了“宁夏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水保治理以来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评估,推算出各水文分区不同水保治理措施后的减流减蚀模数,并应用于生产;二是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展了“宁夏重点小型水库水情监测系统研究”,采取以点带面、软硬件结合的方法选择一座有代表性的小型水库,布设雨量监测、暴雨洪水监测、洪水泥沙监测、水库水位监测等数据采集设备,建设数据传输、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并通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保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